新闻动态
推荐阅读
焦点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焦点新闻
  • 萧放 席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基本特征与保护原则

    2022-03-23 12:20:48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是基于一定时间规律,由相对确定的空间场所中相应人群践行特定文化活动所构建的人、时空、文化实践彼此叠加的复合型遗产。它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的属性,又有区别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特性。通过时间视角、空间视角和社会关系视角阐释文化空间的基本特征:在时间视角下,呈现空间主题的动态传承性与时空复合的周期复现性;在空间视角下,呈现空间特色的地域风土性与空间场所的传统规制性;...

  • 92岁中国老奶奶,5年花2000万造千年瓷宫,震撼中外!

    2022-03-23 11:04:35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和600多年的御窑史。但你知道景德镇的瓷宫吗?它坐落在浮梁县新平村,全身镶嵌着数万件彩色瓷片、瓷瓶、瓷盘,十分亮眼。令人震撼的是,这座瓷宫竟然是一位中国老奶奶花费5年时间、耗费2000万资产建造而成的。这位老奶奶名叫余二妹,1930年出生,如今已有92岁高龄了。本该颐养天年的她却坚持凭一己之力去建造景德镇的第一座瓷宫。瓷宫完成后,她还...

  • 文化进万家 | 温州非遗添年味 · 展演篇⑤ 一人玩转单档布袋戏

    2022-01-30 15:58:19

    单档布袋戏 2008年6月,“单档布袋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阳、苍南的布袋戏,又称“掌上戏”,是木偶戏的一种。由于唱、做、念、打,生、旦、净、末、丑全是一人独演一台戏,故又称“单档布袋戏”。据已故老艺人陈友三及布袋戏世家传人黄长凤等人口述,早在南宋时,平阳县(包括今苍南县)民间就有布袋戏流传。(另一传说认为是在明万历年间由福建移民引入)。布袋戏自传入之后,融和了当地提线木偶戏、说唱、讲...

  •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泰山封禅”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11-01 09:50:27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泰山封禅”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苑 利   顾 军  从传承形态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所以历史上确实存在,但现在已经消失了的类似“泰山封禅”一类的项目,都不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是活态的,即使已经消失,只要是通过通过文献、实物可以复原者,均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活态...

  • 胜芳非遗保护启示录

    2021-11-01 09:48:32

    胜芳非遗保护启示录顾 军 胜芳(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的文化传统自有其独特风格,由于还未受到过多外界的干扰和商业化的开发,胜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较为原生的状态,保持了传统的组织、传承、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如何对其进行全面的保护使其按自身的规律传承?胜芳近年来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范本。首先,尊重非遗原有的生存状态、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坚持民间事民间办的原则。胜芳镇...

  • 为什么说户县农民画、金山农民画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11-01 09:42:22

    为什么说户县农民画、金山农民画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苑 利   顾 军  从传承时间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具有悠久的历史,通常至少应在百年以上。而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户县农民画以及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金山农民画,因时间不足百年,故现在都还不能被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准入门槛限定在百年以上,一是秉承世界上许多国家指定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二是因为清末民初是我国传统手工技术、传统表演...

  • 博物馆不应成为“非遗”保护唯一方式

    2021-11-01 09:32:48

    博物馆不应成为“非遗”保护唯一方式苑 利  有人说,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迟早有一天要消亡,那么保护它的最好办法,当然就是将它们放进博物馆。于是,很多地方开始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似乎这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中的首选。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到底该不该建?这种馆藏式的保护又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从理论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重在保护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是很难...

  • 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调查指南

    2021-11-01 09:26:51

    工艺美术类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写作大纲 苑 利   顾 军一、调查之前的准备工作1.上网查询有关传承人及传承项目的全部资料。这些资料基本上都是新闻媒体及网络媒体的介绍,有了这些资料,就不再需要对报刊等媒体进行专门查询。2.查询北京市及各区县已经编写出版的有关非遗及其传承人的资料。这些资料有时是内部的,也有电子版的。这些资料因为是内部的,所以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3.查阅有关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

  • 关于大都市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2021-11-01 09:21:05

    摘  要大都市不仅是现代化的中心,也是文化传统的核心阵营。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都是在大都市里创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大都市里有着丰富的堆积。但是,我们现在有许多误区,一是重视乡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在乡村;二是现在的大都市都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大多不够重视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在的大都市往往成为文化传统的破坏者。本人在上海的都市民俗调查中,发现了一种名叫铺灯的民间绝技,...

  • 当青春遇见古廊桥——温州大学廊桥遗梦实践队的8年护桥之旅

    2021-09-06 10:25:18

    传统木拱廊桥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其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浙木拱廊桥也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名录。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至今保存着各式各样的古桥梁970多座,其中传统木拱廊桥33座,有15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顺廊桥,当地先民因其形状,称其为蜈蚣桥,或称虹桥;因其功能,当地先民也称其为风雨桥。“廊桥”这个称谓的流行,源自1995年美国...

  • 洞头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隆重开幕!

    2021-06-08 14:49:26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今年的6月12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6月5日上午,我区在望海楼隆重举行了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的2021年洞头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幕式暨“非遗在社区”启动仪式。参加活动的有来自各街道(乡镇)...

  • 文化温州|力透纸背五十载 方寸世界一世情

    2021-06-08 14:01:45

           一把刻刀、一把直尺、一支 铅笔、几张红纸……他们每天话 很少,就喜欢安静地坐在工作桌 前,一遍遍转动刻刀,一次次手起刀落,这就是刻纸手艺人每天 守着“方寸世界”的日常。 本期,记者就带着大家走近 国家级非遗细纹刻纸传承人陈余华,看看刻纸手艺人如何将最 美妙的话语珍藏于画中。        能静下心不怕寂寞 父亲亲自传授技艺       记者来到陈余华创办的乐清市余华细纹刻纸研究所,这是一栋两层楼的旧民房,有着...

  • 专家观点 | 采录和书写俗语的语境:新时期俗语搜集整理的学术准则——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2021-03-22 09:06:00

    ‍黄涛,现任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河北大学文学院外聘博导,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特聘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传统村落保护专委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著作有《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中国民俗通志·民间语言志...

  • “从天葬台到金字塔——两种灵魂观的比较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的学术讲座 张虎生

    2020-12-09 16:34:42

    张虎生:从天葬台到金字塔——两种灵魂观的比较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0年12月6日上午9点,来自西藏大学文学院的张虎生教授在温州大学北校区10号楼A305进行了一场题为“从天葬台到金字塔——两种灵魂观的比较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民俗学王辉老师主持,民俗学黄涛教授作为评议人。前来听讲的有民俗学、中国史以及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们。在这场讲座中,张虎生教授以西藏民间的特殊丧葬仪式—...

  • 中国非遗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的学术讲座。黄龙光

    2020-12-06 16:10:30

    黄龙光:中国非遗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 2020年12月4日晚19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编审,博士生导师黄龙光教授应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邀请,在北校区温州民俗博物馆会议室开展了题为“中国非遗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黄涛教授主持,民俗学专业师生、文化创意学及学科历史等专业的研究生共同参与。 问题的提出黄龙光教授在梳理公共民俗学在中国的译介与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公共...

  • “回到家乡的日常生活交流当中——民俗志研究的一种方式”的学术讲座。刘铁梁

    2020-11-17 16:32:16

    刘铁梁:回到家乡的日常生活交流当中——民族志研究的一种方式2020年11月14日晚19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刘铁梁老师应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邀请,在北校区温州民俗博物馆会议室举行了题为“回到家乡的日常生活交流当中——民俗志研究的一种方式”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黄涛教授主持,周福岩教授、岳永逸教授、田阡教授、杨凤教授等多位老师出席。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家乡民俗学”所提出的从民...

共22条  1/2 
首页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