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推荐阅读
焦点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焦点新闻

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调查指南

发布人:苑利 顾军   信息来源:档案馆   时间:2021-11-01 09:26:51

工艺美术类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调查写作大纲

 苑 利   顾 军


一、调查之前的准备工作

1.上网查询有关传承人及传承项目的全部资料。这些资料基本上都是新闻媒体及网络媒体的介绍,有了这些资料,就不再需要对报刊等媒体进行专门查询。

2.查询北京市及各区县已经编写出版的有关非遗及其传承人的资料。这些资料有时是内部的,也有电子版的。这些资料因为是内部的,所以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3.查阅有关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图书、论文。主要途径是图书馆和中文期刊网等。

通过以上工作,力争做到对所调查的传承人及其传承项目心中有数。这样做不仅能节省时间,免去重复调查的繁琐,发现新问题,同时还能取得传承人的好感,这对于口述史调查来说非常重要。但不能用这些取代自己的田野调查,更不能将这些书面文字融入传承人的口述材料。

 

二、本次调查需提交的成果

    整个调查过程的录音或录像的电子拷贝(注明:项目名称,编号,采访时间,对象,内容,采访人。如:【木版水印-1】2012-11-1 张道一  刻版  苑利)。

    调查过程中拍摄的照片需要专业级水平(1200万像素以上。其中包括传承人的正面像、传承人与调查者的合影、调查过程中的工作照、传承人居住寓所或工作场所的内外景、与师傅徒弟的合影、传承人及家庭的老照片、传承人代表作的照片等)。

    1.原始记录文本(现场笔录原件),如自己需要请复印。

    2.每次调查的整理稿(WORD文档,宋体字。标题3号字,5号字,21号行距),电子文档题目需注明:项目名称,编号,时间,对象,内容,采访人。如:【木版水印-2】2012-1-22 王丽菊  印染  苑利。

    3.综合性的传承人口述史(50000字左右。格式要求:WORD文档,宋体字。标题3号字,正文5号,21号行距)。

 

三、注意事项

1.采访人员在利用《调查大纲》时,应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对大纲加以选择与变通。

2.采访人员要善于发现纲目中没有提及的内容,发挥主动性,对《调查大纲》进行适当的补充。

3.采访大纲如不完整,应该提到的问题没有提,就会导致后期整理工作无法进行。所以专项采访大纲必须准确无误,老师审定合格后方能进行调查。

4.采访主要对象可以是1人,也可以是数人。如荣宝斋木板水印有多位传承人。采访对象的选择和采访内容的编排要特别精心。

5.写作时要注意对材料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挖掘,如工艺、工具、材料的发展历史,老物件、老工具、老照片的收集等。再如背景资料的勾陈,对大的历史环境、行业背景、口述过程中提到的重要人物的介绍等,传承人不一定能了解,就需要作者去查找相关档案资料,以注释的形式放在页下,这是本书学术性的重要体现。

 

四、工艺美术类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写作大纲

 

第一部分 项目与艺人简介

同时以洗练的笔触简要介绍出该艺人的基本情况、传承脉络、特点、业界地位等基本情况。300字/人左右。


第二部分 该手工艺项目的发展史

时间/地点/口述人/采访人/录音整理人

【田野手记】用写日记的方式,简约而又不失随意地记录下此次采访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描述采访目的(采访的主要内容)、采访过程、采访环境、采访对象。通过现场感的营造,把读者引导到采访环境中来,让读者与你一道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400-800字左右。


---------------------------------------------
----------------------------

重点让传承人讲述该手艺历史上在当地的生产流传情况,以及该手艺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

1.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该手艺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

2.该手工艺的发展历程 (产生、发展、兴盛、衰落、复兴等划出大致的时间段)?兴盛时有多少家作坊?有多少种不同做法(流派),地理分布上有什么规律?

3.每种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主题是什么?

4.都销售给谁?谁是这一消费的主体?

5.主要销售方式是什么?怎样零售?怎样批发?产品的销售与庙会、节庆、外地小商贩的批发或其他人文事项有什么关系?


【小结】总结归纳采访内容(300字左右)

 

第三部分 艺人的学徒生涯

时间/地点/口述人/采访人/录音整理人

【田野手记】用写日记的方式,简约而又不失随意地记录下此次采访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叙述采访目的(采访的主要内容)、采访过程、采访环境、采访对象。通过现场感的营造,把读者引导到采访环境中来,让读者与你一道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400-800字左右。


---------------------------------------------
----------------------------

1.先从你小时候的生活环境讲起吧。记得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是个什么样吗?是个什么样子?周围的邻里、亲戚都是干什么的?你从小喜欢干什么?讲讲有趣的童年。从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开始对该技艺发生兴趣?

 2.从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始了自己的学徒生涯?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职业(是为单纯的谋生还是有家传,或是有兴趣偏好)?是脱产学艺?还是业余?讲出传承人的故事。

3.师傅是谁?是怎么选择上这位师傅的?是否有亲戚关系或别的什么关系?当时你身边的人是怎样评价他的?师傅选徒弟一般都有什么要求?他是怎么看你的?当时选徒弟的标准是什么?是否需要交学费?算到传承人这代,他应该是第几代传人?详细地写出传承谱系(各代传承人的姓名、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有无世传匾额/旗幡/印章/徽记或其他物件?获得过何种称号?

4.以前拜师有什么仪式?聊聊该行业的传统(祖师爷的故事,祭祖的故事,解决内部纠纷的办法。具体问题有:该行业是否有祖师信仰?是否有祖师塑像、画像、庙堂?是否有祭祀祖师的仪式?祭祖师的时间?地点?祭品?参加者?组织者?请详细描述仪式的整个过程)。你拜师有什么讲究?有什么仪式或有趣的故事吗?如果没有,听说过的也行。

5. 哪些人可以学习该技艺?哪些人不可以学习该技艺?有无传承上的性别禁忌与文化禁忌?入行的规矩是怎么知道的?艺德是怎么培养的?

6.师傅的情况(师傅的家族情况,是否有家族传承?你师傅与师爷的故事,你与师傅的故事,师傅家族的故事,附加老照片)。

7.有无专业院校进修或讲学经历?在专业院校学习何种专业技艺?是谁介绍去的?有无在专业院校和研究机关工作的亲戚或朋友?他们是否对传承人给予过指导?

8.学徒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从什么东西开始学起(重点介绍选料、设计、打磨毛坯、精雕、打光等环节的技巧)?学每一个流程需要多长时间?总共学下来需要多长时间?讲讲作坊环境布置的特点与规律,该行业对环境有什么特殊要求?

9.当时师傅是怎么教你们的?手把手?还是师兄带师弟?是否有特定的口诀和技巧?

10.有无对其他人保密的独门绝活?这种独门绝活你是如何学到的?

11.徒弟之间有什么分工?为什么这么分工?讲讲师兄弟之间的故事(附加老照片)。有无技术竞赛形式?传承人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如何(附加老照片)?

12. 技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出师或技艺学成时是否举行相关仪式?仪式过程如何(附加老照片)?

13.讲讲自己的成名经历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附加老照片)。

14.传承人所强调的是学好传统的东西,还是喜欢对传统加以改造创新?为什么要改造创新?在什么地方创新?是自己觉得有必要改,还是别人督促自己改?改编到什么程度?老艺人、师傅们是什么态度?下面的师兄弟或学生是什么态度?

15.有哪些关于该手艺的传说、故事(个人经历故事)、口诀、歌谣、谚语?

16.相关传说、故事、口诀、歌谣、谚语是何人、何地、何时告诉你的?或是何时何地从书上看到的?是自己有意识地找来看的,还是偶然看到的?

17.关于行会的采访。该行业有没有相关的行业组织?会首是如何选出来的?传承人或其亲属/师父是否担任过这类职务?一个行会大约有多少人?大家是如何分工的?行会都能解决哪些问题?如果没有类似经历,也可以说说师傅们口中的行会故事。

18.行会成立多少年了?有何行规?有何禁忌?如果违反了这些行规或禁忌会造成什么后果?有何惩罚措施?师傅们是怎么说的?

19.该行业是怎样看待竞争的?如何竞争?

20.当地是否有与该种手艺相关的定期活动,如特殊节日?仪式?在这些节日仪式中是否也请戏班子?在这种场合演出的剧目是否具有选择性?与往常的演出有何不同?都演什么戏?不能演什么戏?为什么?

21.目前是否有徒弟或助手?有几个?是否是直系亲属或亲戚? 

22.当前传承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小结】总结归纳采访内容,300字左右

 

第四部分 传统工艺

时间/地点/口述人/采访人/录音整理人

【田野手记】用写日记的方式,紧凑又不失随意地记录下此次采访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叙述采访目的(采访的主要内容)、采访过程、采访环境、采访对象。通过现场感的营造,把读者引导到采访环境中来,让读者与你一道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400-800字左右。


---------------------------------------------
----------------------------

【选料篇】所有传统手工技艺的第一步,通常都是选料。重点探讨选料的时间、地点,选料的原则。如选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讲究?是否需要相关仪式(附加照片)?具体内容包括:

1.材料名称、俗称?

2.材料的成分、材质?

3.材料规格?

4.除主材料外,还有什么辅助材料?

5.材料产地?

6.是否存在材料短缺、枯竭的情况?

7.若传统材料受限,是否有替代材料?

8.在制作之前,需对材料进行哪些加工处理?

9.衡量材料好坏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10.有无使材料提高档次的办法?有无特别诀窍?

11.所需材料的成本?

12.材料通常如何保存?

13.启用材料时有无相关仪式?

14.材料的使用有无特殊禁忌?

15其他与材料相关需要说明的内容?


【工具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出好的一件作品,就必须有好的工具。好的传统工具通常是自己做的。在制作过程中会有很多讲究,这应该成为我们调查的要点。内容包括:

1.制作工具名称、俗称?

2.工具材质?

3.工具尺寸?

4.工具结构、构造?

5.工具的工作原理、机制、动力?

6.每项工具的用途?

7.每项工具的使用方法?

8.工具是否需要特殊的材料制成?

9.制作工具的材料是否存在短缺、枯竭现象?

10.工具是否需要特殊的人员制造?是否有较高要求?

11.工具成本?

12.是否需要特殊的护理与保存?应注意什么?

13.使用工具的技术要求、操作要领、法式、艺诀?

14.工具的使用有无仪式、禁忌?

15. 如果艺人知道,请他重点谈谈历史上使用的传统工具是什么样的,今昔工具有什么变化(附加照片)。


【流程篇】

1.该工艺共有多少道工艺流程?

2.详细说明每道流程使用的工具?

3.各道工艺流程有什么讲究?难点、重点是什么?

4.每道工艺流程需要多长时间?有没有节气、环境、气候等方面的限制?参与者有没有性别上、属相上的限制?民间有什么说法?师傅当时是怎么传的?

5.制作流程与人文环境有什么关系?这些工艺流程的安排与庙会、年节有什么关系(如夏天有些地方是不做泥人的)?操作之前是否需要举行相关仪式?如果传承人没有经过,也可以让他回忆一下师傅是怎样说的(历史老照片)。

6.在工艺流程上,该艺人的独特技艺和工序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工艺流程举例】

流程一:选料。让传承人叙述清楚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料、怎样处理料的过程即可。理论问题在上面的选料专题部分解决。

流程二: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重点讲述成型的技巧和独特的经验。这道工序的工具有什么讲究(附加照片)

流程三:利坯。即“修坯”。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有哪些独特的手法?有什么口诀?工具有什么讲究(附加照片)

流程四:施釉。俗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其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釉是如何制作的?有多少种?上釉需注意什么(附加照片)

流程五:画青花。俗称“画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烧成。什么是青花料?产自何处?与历史上的料有什么不同(附加照片)

流程六:烧窑。是成瓷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烧至1270-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把匣钵内的坯胎烧成瓷胎。历史上窑有什么讲究?老师傅是怎样说的?关于窑有什么传说?现在窑有何变化?烧窑有什么讲究?有哪些仪式(附加照片)


【小结】总结归纳采访内容,300字左右

 

第五部分 表现题材

时间/地点/口述人/采访人/录音整理人

【田野手记】用写日记的方式,紧凑而又不失随意地记录下此次采访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叙述采访目的(采访的主要内容)、采访过程、采访环境、采访对象。通过现场感的营造,把读者引导到采访环境中来,让读者与你一道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400-800字左右。


---------------------------------------------
----------------------------


重点讲述传承人的创作题材。

1. 当地创作题材有无传统定式?与其他艺人相比,该艺人喜欢表现什么主题(人物、花鸟等等)?他表现的主题可分为多少类?

2.每一类又反映哪些具体的主题(如人物中有关公、和合二仙等,花鸟中有梅兰竹菊等)?涉及到戏剧人物的喜欢做哪些剧目中的戏曲人物?为什么?

3.为什么会强调这些内容?历史上是否有这样的传统?是跟谁学来的?师傅当时是怎样传、怎样教、怎样说的?这些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传统观念和审美?这些表现主题和其他艺人所做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与其他工艺美术作品有什么同或不同?

4.让传承人讲讲其作品内容与当地传统的关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与时代审美变化的关系,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譬如说是否与自然地形地貌、农牧业生产活动有关?不同内容的创作和季节、庙会有什么关系(如打春前做春牛,龙年春节前做龙灯等等)?


【小结】总结归纳采访内容,300字左右

 

第六部分 艺术技巧

时间/地点/口述人/采访人/录音整理人

【田野手记】用写日记的方式,简约而又不失随意地记录下此次采访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叙述采访目的(采访的主要内容)、采访过程、采访环境、采访对象。通过现场感的营造,把读者引导到采访环境中来,让读者与你一道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400-800字左右。


---------------------------------------------
----------------------------

1.该技艺有多少种技法(表现方法)?这是本部分的重点,下面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为说明这个问题服务。如惠山泥人有“手捏戏文十八法”。该手艺有什么独特的技法?如果有,每一“法”都要有详细说明。

2.每种技法都在表现什么样的主题时使用?会达到怎样的效果?

3.传承人能够使用其中的多少种?

4.该工艺的生产是否有季节性、规律性?

5.备料、制作、生产的时间有无特殊要求?

6.其他与技巧相关,需说明的其他内容。


【小结】总结归纳采访内容,300字左右

 

第七部分 大师谈艺

时间/地点/口述人/采访人/录音整理人

【田野手记】用写日记的方式,简约而又不失随意地记录下此次采访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叙述采访目的(采访的主要内容)、采访过程、采访环境、采访对象。通过现场感的营造,把读者引导到采访环境中来,让读者与你一道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400-800字左右。


---------------------------------------------
----------------------------

1. 历史上有哪些精品?当代创作中有哪些精品?历史上的精品与当代的精品有何不同?鉴赏精品的要领是什么?

2.评价该类工艺品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什么?

(1)使用原料。用的是什么料?好料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得到好料?真料与假料的鉴别方法是什么?使用假料的后果是什么?

(2)内容创意。传承人通常喜欢什么主题?这些主题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主题?是市场需求?还是师承传统?还是与自己的经历有关?

(3)工艺技法。用什么手法去表现才会表现得更好?如杨柳青年画的工艺标准好与坏差别是很大的 (附历史上的精品与当代创作的精品照片)。

3.该流派或艺人有什么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是怎么形成的?与其他流派的区别在什么地方(附对比性照片)?

4. 你的艺术创作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5. 你都借鉴过什么其它艺术形式?是怎样借鉴的?

6.你的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时候形成的?


【小结】总结归纳采访内容,300字左右

 

第八部分 国宝大家谈

时间/地点/口述人/采访人/录音整理人

【田野手记】用写日记的方式,简约而又不失随意地记录下此次采访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叙述采访目的(采访的主要内容)、采访过程、采访环境、采访对象。通过现场感的营造,把读者引导到采访环境中来,让读者与你一道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400-800字左右。


---------------------------------------------
------ ----------------------

这一部分作为全书的拓展部分。可采访传承人的师傅、弟子、师兄弟、家人、粉丝、相关学者等与项目相关的人。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大师和他的艺术。切记不要写成鉴定书式的溢美之词。

1.大师日常生活有什么习惯?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性格特点?

2.讲讲大师的生平和从艺的趣事。

3.大师是如何带徒的?弟子们谈谈学艺的感受。

4.对这项遗产在民族工艺美术界的地位和未来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总结归纳采访内容,300字左右

作者简介:

苑利(1958— ),男,山东省齐河县人。民俗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原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现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会民族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代表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韩民族文化源流》、《龙王信仰探秘》、《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中国民俗学教程》等。

顾军(1963— ),女,北京人。历史学硕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

 

文章来源: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附录(1) 工艺美术类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写作大纲”,参阅该书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27-337页“附录2 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调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