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推荐阅读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周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亟待更完善的法治保障

    2022-03-15 09:18:10

    【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观念普及、项目保护、开发利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体系与法规实施机制的发展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继续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体系与法规实施机制,需要以《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引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体系与法规实施机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修订为契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体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类...

  • 中国纹样美上天,一览中国风筝纹样美学

    2022-03-15 08:41:30

    相传,中国的风筝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儿时朗朗上口的那句古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似乎是成了我们对风筝的最早的认知。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竹子和木条制成的,随造纸术发明并普及后,才逐渐开始用纸质代替,加上其外形似鸟,故此被称为“纸鸢”。后来,古人对风筝进行改造,按上竹哨或弓弦,然后“使风入,作声如筝”,造型和纹饰也开始变得多样化,最终才以“风筝”取代了“纸鸢”。     风筝之美,可以看作纹...

  • 2022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工美发展提案盘点(第二期)!

    2022-03-14 09:50:43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在此次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文艺界、传统工艺界代表委员为传统工艺和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和建言,引发了全网热议。2022工美发展会有哪些际遇?快来看看吧! 石丽平全国人大代表 发展多姿多彩的“苗绣+”产业 未来五年,她将立足从事的苗绣行业,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应用,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

  • 聚焦!盘点2022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工美发展所作提案!

    2022-03-14 09:36:43

    最近几天,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文艺界、传统工艺界代表委员为传统工艺和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和建言,引发了全网热议。2022工美发展会有哪些际遇?快来看看吧!长按二维码查看代表委员提案的详细内容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委以美培根铸魂,加强全民美育 美育作为旨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美成为全体中华儿女...

  •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选人产生

    2022-03-14 09:33:06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已产生30位提名候选人。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于2022年1月19日公布了100人候选名单。近日,经过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投票、评议,活动组委会本着以传承人群为主,综合考虑候选人区域、类别、构成等多种因素的理念,充分衡量候选人的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性、示...

  • 探之不尽的泰顺廊桥

    2022-03-14 09:07:17

    关于泰顺廊桥_探之不尽 廊桥之谓廊桥,来自于它把廊(亭)与桥的有机结合,廊作为中国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指的是独立有顶的通道或房间内部的过道,通常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风挡雨、免受日照侵蚀、休息嬉戏等功能。廊桥作为一种桥梁形态类型,与一般的桥不同,其桥身建有桥顶,除了交通上“渡人”之用,还兼具房屋建筑的作用,提供遮阳挡雨、交流休憩的作用。从古至今,泰顺廊桥远近闻名,泰顺也有着“廊桥之乡”的雅誉,至...

  • 文化进万家 | 温州非遗添年味 · 技艺篇⑧ 乐清龙档

    2022-03-08 09:49:41

    乐清龙档柳市镇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北宋时建成集镇。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积淀了柳市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乐清龙档就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龙档这一民间灯彩游艺活动据传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十上灯至十七夜落灯(为了延长灯节的活动期限,现在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七上灯,有的在初二就开始上灯)。龙档的产生包含着古老的柳市百姓美好的愿望。柳市地处浙江南部沿海,紧靠瓯江口岸,古时候由...

  • 文化进万家 | 温州非遗添年味 ·美食篇⑨ 糖塑

    2022-03-08 09:31:20

    糖塑“吹糖人儿”这行当可划分在民间艺术范畴,相传远在宋朝就有此行当。又一说,明初朱元璋时代“吹糖人儿”盛行。“糖人儿”吹塑工艺技术传承人冯茂众,从其祖先开始历自三代100多年历史,源远流长,制品自成一派,栩栩如生,远近闻名。长年累月流动于农村乡间,春社、戏社人群集中的地方,为儿童提供各色各样,丰富多彩的糖果食品。“吹糖人儿” 艺人”们背着一个“糖人儿架”,架底是一个操作箱,箱内有3只煤油灯和三个铅片...

  • 非遗项目 | 单档布袋戏:一人可操多种艺,咫尺可演大千情

    2022-03-08 09:21:44

    布袋戏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珍稀的优秀艺术,在国内外艺坛上均享有很高的声誉。追溯其历史,晋代王嘉的《拾遗录》中有类似表演形式的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国之国,其人善机巧变化……或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婉转屈曲于指间”。据平阳县布袋戏名师陈友三等人传说,布袋戏于南宋时传入平阳山门、水头、麻布等地。另一种传说认为是在明万年历间由福建移民引入平阳。明清以来,单档布袋戏在平阳西南部山区、半山区农村长期盛演不...

  • 市非遗中心负责人走访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

    2022-03-08 09:17:15

         3月4日下午,市非遗中心负责人金盾走访温州市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促进会,会长谷献旦陪同讲解了南塘中医药非遗特色街区建设情况,并就2022年非遗申报工作、政策扶持及活动开展等相关话题进行了座谈。

  • 专家观点 | 先有“二月二”,后有“龙抬头”——二月二的起源与流变

    2022-03-03 15:36:02

    摘要:二月二起源于唐代,与中和节的创设有密切关系。元明以后的二月二则是在继承前代节俗的基础之上,根据二月的节气、物候、月令宜忌不断丰富发展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它吸纳了既有节日——惊蛰和春社的传统行事,从而成为一个活动多样、内涵丰富的春天的节日。关键词:二月二;龙抬头;起源;流变;文化意义‍     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二月二”因为节期在农历二月二日而得名。关于二月二的起源和流变,目前...

  • 中国传统节日“龙抬头”

    2022-03-03 15:27:05

    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

  • 浙里需要你!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花落谁家?你的一票至关重要!

    2022-03-03 14:51:17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已产生30位提名候选人,浙江省入选2位,分别是:9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雕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20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陆光正本次推选宣传活动经过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投票、评议,遴选出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及年度代表性的传承人23位(涵盖...

  • 二十四节气·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2022-03-03 10:13:32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不仅对农业生产活动和人们衣...

  • 瞿溪叫响千年古镇,“二月初一”会市可上溯千年

    2022-03-03 09:27:51

    每至农历二月初一渐近,温州人都会有个念想:今年瞿溪“二月初一”会市还搞不搞?这与端午将近时,温州人都会问:今年龙舟还划不划几乎是同等份量的拷问。这两年问的人应该少了,因为疫情关系。所以今天我们只能在线上普及一下关于瞿溪及“二月初一”会市的“冷”知识来过过瘾了。为什么说是冷知识?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对瞿溪及二月初一会市的历史有误会。1、 瞿溪“二月初一”会市的“三位一体”指的是什么?2、 牛市中的中介,...

  • 世界最长碇步的春夏秋冬,摄影师产大片的自留地

    2022-03-03 09:05:52

    常常有人问我泰顺哪里最美?我常常回答泰顺最美的地方不是廊桥、也不是古村落,而是仕阳碇步,廊桥摄影师用尽全力去拍,照片最多让人觉得好看,但是得不了国家级的大奖,更不用说世界级的,但是碇步不同,随便拍拍都可以入选各级影赛。但是当泰顺廊桥已经开发得淋漓尽致的时候,赢来各种荣誉的时候,碇步却呆在山中人不识。放眼世界,其实廊桥多如牛毛,就拿泰顺隔壁的福建省寿宁县,很多廊桥都是秒杀泰顺廊桥,像寿宁的下党鸾...

共715条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