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温州非遗 信息来源:档案馆 时间:2022-03-08 09:31:20
糖塑
“吹糖人儿”这行当可划分在民间艺术范畴,相传远在宋朝就有此行当。又一说,明初朱元璋时代“吹糖人儿”盛行。“糖人儿”吹塑工艺技术传承人冯茂众,从其祖先开始历自三代100多年历史,源远流长,制品自成一派,栩栩如生,远近闻名。长年累月流动于农村乡间,春社、戏社人群集中的地方,为儿童提供各色各样,丰富多彩的糖果食品。
“吹糖人儿” 艺人”们背着一个“糖人儿架”,架底是一个操作箱,箱内有3只煤油灯和三个铅片做的盒,净糖在盒内加热。每到人多处歇担设摊,先是一通小铜锣敲响,招揽小孩子们围观,然后从铅盒中揪出一疙瘩净糖,两手搓成圆球状,食指沾少许淀粉,在圆球上压一深坑,收紧外口急速拉伸成细管,揪断细管鼓起腮帮子徐徐吹气,或拉或捏转眼间就吹塑成老鼠偷油、鸟鱼花兽。还有一种技法,事先刻好各种动物、鸟鱼、植物的模具,待净糖吹成气泡时扣上“模具”,少等片刻冷却成型粘上麻干把花絮彩旗插到十架上。小孩子十分喜欢过去五分一毛就能买一个,没有钱的回家找来碎铜烂铁,废牙膏皮换,现在要几元钱一个。“糖人儿”的具体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对原材料的选择,附件及面具的准备,通过如下工艺流程来完成:
1、材料:选择上等的优质净糖(麦芽糖)。
2、软化:把净糖分放在三个铅制的盒子里,下面放着点燃的煤油灯。净糖开始慢慢软化,有了可塑性即可。
3、制作净糖颜色:吹塑“糖人儿”的三种颜色即红色、兰色和无色。把“食红”加入其中一个盒子里,即成“红色净糖”;把“食兰”加入另一个盒子里,即成“兰色净糖”;第三个盒子里不加任何颜色,即成“无色净糖”。
4、吹塑:利用三种颜色的净糖巧妙结合,通口吹、手揑、型具等过程,塑成各种不同形象的“糖人儿”和花草禽兽等制品。
5、附加装饰:将塑成的“糖人儿”贴附各色各样的彩纸、彩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