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推荐阅读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文化进万家 | 温州非遗添年味 · 技艺篇⑧ 乐清龙档

发布人:温州非遗   信息来源:档案馆   时间:2022-03-08 09:49:41

乐清龙档


柳市镇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北宋时建成集镇。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积淀了柳市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乐清龙档就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

龙档这一民间灯彩游艺活动据传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十上灯至十七夜落灯(为了延长灯节的活动期限,现在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七上灯,有的在初二就开始上灯)。龙档的产生包含着古老的柳市百姓美好的愿望。柳市地处浙江南部沿海,紧靠瓯江口岸,古时候由于堤渠连年失修,风灾、洪灾频繁,以至民不聊生。


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纯朴的百姓用樟木等制作龙档以此来消灾避邪保平安。乐清龙档全长20-40米,选材用樟树和榆树,制作一条完整的龙档需900个工作日。龙档造型层次分明,色彩绚丽,人物雕刻生动精巧,并采用了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技法。需要涉及的知识门类众多,如:建筑学、美学、油漆知识、名人典故、戏曲知识等。整个雕刻完工后邀请油漆师傅进行油漆加工、色彩描绘,整条乐清龙档一律漆上朱红,贴上金箔或红、黄、蓝、绿、紫各种色彩。最后把灯笼放置在档板中间,并在旗杆头和八宝枪上挂上丝绣彩旗,在档头档尾上插上龙凤旗。龙档出游时,玲珑剔透、金碧辉煌,加之锣鼓喧天,气势一派雄伟。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步,现在人们虽然不再把兴家旺业的愿望寄托在龙档上,但是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民俗活动,加之龙档凭借自身美仑美奂的造型,仍然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当前乐清龙档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风民俗文化,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黄德清和黄北父子制作的乐清龙档于2006年3月应邀参加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被中国最高艺术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