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距今已经16年了。在这期间,这一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发挥了明显的指导作用,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开辟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积极参与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这项工作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今天,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时刻,由中办、国办印发...
9月12至1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曲艺(保护)研究室、中国说唱文艺学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浙江·全国曲艺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暨“中国浙江(温州)·全国曲艺唱曲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的开幕式暨献礼建党百年红色题材专场和闭幕式暨温州曲艺专场于温州大剧院开展录制,并将于9月30日正式上线。我市选送的鼓词摇滚融合创新节目作为...
共同富裕的共同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就是要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标志性成果,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先行先试、作出示范,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作为浙江省内第三大经济体的温...
四时之美和你有约——万山草堂和你聊二十四节气 中国国际联合通讯社9月8日温州电(首席记者陈星芬)2021年9月7日上午,二十四节气"白露"在温州市非遗示范体验基地乐清市万山草堂线上直播了。主持人是温州市非遗传承基地乐清市郑松林米塑研究所所长郑小红讲述"白露"的相关民俗趣事。 “你们知道吗,每年公历9月7日到9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白露的交接日,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是水土湿气凝而...
晚上一场大雨洗刷连日来的燥热,瑞安书画院以特有的凉爽迎来四方宾客。 9月8日上午9时许,“民艺心向党·讴歌新时代”——瑞安市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在此隆重开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孟永国,温州市文史馆馆员、温州市民协名誉主席、温州市民俗协会会长潘一钢,中共瑞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大冲,瑞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郑洁,瑞安市政协常委、瑞安市职业...
平阳木偶戏是浙江省温州市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又称傀儡戏、木头戏,是一种以提线为主,集布袋、杖头、人偶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木偶艺术,在表演中各种木偶发挥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各类型木偶也呈现不同的操纵特点。平阳木偶戏历史悠久,始于唐朝,由木偶戏祖师爷——杭州铁板桥头的田都元帅所创立。南宋时,由于金兵入侵,杭州大批木偶艺人随南宋小朝廷南迁,木偶戏由此传入温州,而平阳木偶戏也是那时兴起并广泛流传。平阳木...
为有效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9月3日至9日,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执行团队来瑞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巧青开展记录工作,瑞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安排专人参与并负责协调相关事宜。此次记录工作围绕传承人徐巧青的技艺特点,回顾徐巧青多年来学习、实践藤牌舞的人生经历,展现其丰富的藤牌舞相关知识经验,以及为藤牌舞的保护传承、弘扬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邀请学术专员陈小...
非遗专项服务志愿者是鹿城夯实基层非遗传承保护的坚实基础,为应对国内疫情多地多点散发蔓延态势,从严从紧抓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鹿城区启动非遗云课堂,以短视频直播模式,将非遗课程输送到每个专项服务志愿者手中,以疫期不间断的韧劲,为建强瓯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提供强有力的志愿队伍保障。非遗云课堂采取单体项目公告形式,平台推送非遗专项服务志愿者集体备案实操手册汇编,明确体验目标、体验重点、体验难...
今年来,鹿城加大非遗基因解码和文化提炼推广,结合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走访调研了鹿城非遗传承人代表12位、探访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并在“i鹿城”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专栏形式宣传瓯越文化,让广大群众可以更方便、快捷、有针对性的获取丰富的“非遗”信息和互动服务,进一步扩大非遗保护社会参与度。专题栏目设置了人文鹿城、寻味鹿城、山水诗路等板块,以最直白的讲述、最地气的表达,讲好鹿城瓯越文化传承生态...
共享非遗 共同富裕第十三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神,实施《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根据“百年百艺——庆祝建党100周年浙江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总体安排,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任务...
温州是江南水乡,温州人长期保有传统节日赛龙舟习俗。2010年“龙舟竞渡”被列入省第四批非遗名录,2012年温州被评为“中国龙舟名城”。7月31日,2021 温州南塘龙舟民俗文化活动暨鹿城区第二届都市休闲体育旅游节在塘河畔举办,活动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全面营造休闲体育、非遗共享氛围,全方位展示瓯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本次活动围绕龙舟主题,设置龙舟文化展、龙舟摄影百图展、2021年温州市第八届龙舟系列赛...
今年以来,鹿城紧扣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要求,加速非遗项目、非遗演艺等非遗元素与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的有序融合和整体发展,推出了“遇见五马”“诗画孤屿”“夜画塘河”等多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近日,江心屿景区非遗改造升级,“诗画孤屿”非遗体验感全面提升。江心屿是中国四大名屿之一,素有“瓯江蓬莱、中国诗之岛、东方佛之屿、世界古航标”等美称,是瓯江山水诗路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提升涉及微景观改...
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太平钿剪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8月25日下午,凤卧镇在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景区开展“红色剪纸寄初心”省级非遗项目--太平钿剪纸传承体验活动。太平钿剪纸是我县很有特色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具有人文历史活化石的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民风民俗知识。课堂上,来自浙江红村研学营地的苏萍萍老师围绕剪纸的主体与传承进行讲解。随后,苏老师详细介绍折纸、剪纸、翻纸...
为长期开展平阳传统地方戏曲---和剧的传承保护工作,持续扩大和剧的知晓面、影响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8月23日晚,2021平阳和剧公益培训班成果展演,在和剧传承基地----鳌江镇凤里村文体活动中心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由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平阳新民和剧团和正民和剧团联合承办。汇报展演在和剧传统曲牌《梆子头通》拉开帷幕,培训班60多名学员依次轮番登场,表演了《二胡合奏》、《黄翠英起解》、《...
——记温州理工学院室内设计毕业生陈体铭向温州大学民俗博物馆捐赠100余件收藏品今天上午(2021年6月17日)10时左右,我接到温州理工学院室内设计专业上届毕业生陈体铭同学的电话,说要把自己在校求学期间征集的藏品,捐赠给我们民俗博物馆。 这些藏品是陈体铭同学为汲取民间工艺美术品养分,提高自己的室内设计水平,化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从民间征集来的。藏品主要有陶瓷器具、木制生活用品和竹器以及一些瓦当、花版 雕刻等,品...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