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民俗 首页 > 温州民俗 > 年节民俗

【泰顺物语】走进市遗——七夕节

发布人:泰顺非遗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2-12-05 09:56:21

泰顺目前拥有1项世遗、6项国遗、15项省遗、106项市遗、186项县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28人,市级92人,县级443人。泰顺还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戏剧之乡”“第二批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试点县”“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试点县”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走进市遗——七夕节。

七夕节最早起源于先秦。相传每年七月初七这天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时刻。织女美丽聪明、心灵手巧,妇女们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更多的是向她求赐美满姻缘,这就是七夕节或乞巧节的由来。古代泰顺过七夕节有“三巧”之俗,泰顺《分疆录》中记载,“七夕旧俗以面制小饼如人物形谓之巧食妇女陈酒果以彩线穿钱乞巧小儿剪去端午彩线掷屋檐上谓之换巧”。

七夕习俗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节。过去农村在这一日都有做节,即祭祀。请“门头亲爷——姜子牙。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解放前的老屋,中厅相对应的门头都挂有一个香炉和一盏灯笼,这个香炉就是“门头亲爷”——姜子牙。据传说,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把自己封为东嶽大帝,可是在封神时,却将黄飞虎给忘了,黄飞虎不肯,姜子牙只得将东嶽大帝让给黄飞虎,而他自己却没了神位,最后成了没有人要的“门头亲爷”,连厅堂也进不了,只好挂在各家户的门头。封神榜中所有被封的神都香火鼎盛,天天有人焚香点烛,唯独挂在门头的“门头亲爷”冷冷清清,无人理睬,无人祭祀。于是“门头亲爷”——姜子牙,就想了一个办法为使人们能祭祀他,他就专门摆布住户的小孩,以引起住户主人的关注。所以解放前农村中的小孩若有发热生病,身热脑痛的就给挂在门头的“门头亲爷”香炉上香,请他不要摆布小孩,农村中的人称为请门头亲爷。

这不知始于何朝何代,凡是七月七日做节时(即祭祀),就连同祭门头亲爷,俗称请门头爷。农村中要请“门头亲爷”保佑,从小孩一出娘胎,就给“门头亲爷”香炉上香,许愿。保小孩平安地成长,一直至十六岁成丁,将愿还了,“门头亲爷”与已成丁的成年人就脱离关系了。(意即门头亲爷不摆布成年人)。

此俗解放前都相沿续,至解放后,破除迷信,连家中中堂神龛上的列祖列宗的灵牌香盏(即香炉)都撤掉,“门头亲爷”香盏自然也保不住。

童谣云:

  七月七,烘烧杂“麦麦”(俗称蚕豆为“麦麦”)。

这一天,小孩子剪去在端午节那天缚于手,足脘上的“五色长命缕”,将其缚于巧舌上,掷于房顶,说让喜鹊啣去搭鹊桥,供牛郎、织女夜间相会,称作“换巧”。还有未出嫁的女郎在月下穿针赌赛的“乞巧”活动。

在这年七月以前娶新媳妇的人家(即第一年)为亲戚和房族分西瓜,巧舌、烘烧、麦麦等食物。这些东西都是新媳妇娘家提供的,农村称之为“分七月七”。此习俗现在还相沿续。


2012年,七夕节被列入第六批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