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首页 > 温州民俗 > 民间文学

品读闽瓯 | 洞头闽南方言季候谚语

发布人:庄明松 品读闽瓯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2-08-30 09:03:12

洞头闽南方言季候谚语

庄明松


洞头闽南方言的季候谚语是洞头操闽南方言的居民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洞头人祖祖辈辈观察天象的智慧结晶,也是洞头民俗文化和渔农业文明的重要表现。许多的季候谚语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这些谚语至今仍然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洞头的闽南方言季候谚语,不仅是对气候的反映,很多更是演化成对生活对人生的启示。

潮汐类


初一十五,吃饱落涂

农历初一、十五为天文大潮时期,海水约在11时开始退潮,吃过中饭正好可以下滩涂赶海作业。落涂:下滩涂。


初一涤,初二涤,初三涤得无水洗脚帛

农历初一到初三,潮水上涨下落的潮位最大,尤其是初三,会退到海涂的最边缘,以致让赶海的人找不到可以洗脚的水坑。到了初七、初八,潮位落差最小,叫“小流水”。涤:沥干,此处为(潮水)退尽,替代字;脚帛:裹脚布,又写做“脚白”。


初三月儿眉,初四月愈来

初一初二没月亮,初三开始出现月牙,在西边,叫“月儿眉”,初四以后月亮逐渐东移。愈:方言读作“那”,逐渐、慢慢之意。


初八二三半晡平

农历初八、二十三,潮水在午后三点左右涨平。晡:晌午。


二六十二,早涨晏平

农历十二、二十六,潮水从早上大约五点半的时候开始涨潮,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两个潮汐,晚上子时约十二点时分,潮水再一次涨平。晏:晚上,迟。


十一起流东

农历十一,黎明时分开始涨潮,叫“起流东”,此时,潮流快而急,小鱼小虾会顺流而来,故有“十一起流东,张网人好挂网”之说。


十二三,起流头

农历十二、十三,逐渐进入天文大潮期,潮水开涨之时,潮头大,潮势凶猛,潮声如雷,时间大约会持续一个小时,这种情况叫“起流头”。流头:潮头。


月上山,水涨半;月光正,潮涨平

月上东山的时候,潮水已经涨到一半(大约涨了三个小时);月亮升到中天,潮水涨平。


行船不等爸

因为有潮水因素限制,开船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即便是船老大的父亲还没上船,也不能等待,否则,错过潮位就要等下一个潮汐。

季节类


一年赶双春,三年两头润

一年中有两个立春,三年之中有两个闰月。


春分秋分,暝日对半分

春分、秋分两天,昼夜时间一样长。又说成“春分秋分,暝日平分”。


清明谷雨,大小做母

清明谷雨时节,万物开始生长繁殖。


橡柏抽梢,大人囝儿叫夭

橡柏就是松树,松树黄茸茸的牙叫“梢”。农历四月左右,黑松开始抽芽拔节,此时因为气候原因,人的热能消耗很大,饭量也很大。囝儿:小孩;夭:饿。有的地方说成“橡柏抽丝,大人囝儿叫叽叽”。


六月无闲佛

夏天为疾病多发季节。过去,生病常常以求神问佛方法治疗。


六月六,牵猪牵狗落屎合

两层含义:一是六月天气炎热,连家畜都要通过冷水降温。二是民间习俗,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要对孩子进行沐浴,以防止疾病。屎合:厕所,借指水塘、海边等。


六月査某上山打虎,六月担夫倚壁穿裤

因为身体机能不同,夏天的女人体力好,猛得可以打虎,而男人则不行,连穿裤子也要靠着墙壁。形容天气炎热。査某:女人;担夫:男人;倚:靠着。


六月秋紧抽抽,七月秋秋流油

立秋在农历六月,秋季会来得很快,也过得很快;立秋如果在农历七月,那么,整个秋季会酷热难当,热得流油。


天河对额,番薯芋挖来吃

抬头看天,银河正横对着额头的时候,地上块根类的农作物就进入成熟期,可以吃了。


九月狗纳日,十月日生习

农历九月开始,白昼逐渐变短,到了十月则更短。纳:吞,也写做“闪”;习:翅膀。


冬至暝昏圆儿困臭酸

洞头有搓汤圆的习俗,冬至这一夜,是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以致到了第二天,搓好的汤圆都发馊了。属于夸张说法,表示时间漫长。全句为“冬至暝困未光,圆儿困得臭酸”。困:睡觉;光:天亮;臭酸:食物发馊。


气候类


大蛇索出空,不是雨就是风

蛇在洞外游爬,会出现大风大雨天气。索:爬行,谐音写法。


海水分路,不是风就是雨

海面上的漂浮物(叫“流垢”)常常会聚在一起,形成块状或条状,这叫“海水分路”,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刮风下雨的征兆。


灶王公娶某,明在雨来

傍晚时分,还没彻底冷却的灶膛有时会出现闪烁的火星,或斑块状,或线条状,形状不一,民间认为是灶王爷娶亲的队伍,出现这种情况,第二天会下雨。只是民间说法,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娶某:娶亲;明在:明天。


蚼蚁搬家,风雨凄凄

蚂蚁搬家是下雨的前兆。蚼蚁:蚂蚁。


西闪断半滴,东闪密密滴

夏天傍晚,如果闪电出现在东方,则有雷阵雨到来,闪电出现在西方,则天气阴晴,不会下雨。


燕儿飞低低,风雨密密泄

燕子贴着地面飞行,说明就要下雨。


狗要遭路,日要曝土

狗在地上打滚,接着几天都会是晴朗天气,且阳光猛烈。也说成“狗翻肚,日曝土”。遭路:也写做“遭炉”,狗打滚;曝:晒。


狗打阿欠,明在雨来

狗打喷嚏,预示第二天下雨。阿欠:喷嚏。


蛤蟆叫,大雨到

蛰伏的癞蛤蟆跳出地面,预示会下大雨。


鱼鳞斑,明在曝谷勿施翻

夏天傍晚,天上出现斑状云,则第二天太阳高照,晴空万里。明在:明天;曝:晒;勿施:不用。


乌云接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乌云遮日是降雨的前征,即使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会下。


乌头风,白头雨

夏天,乌云翻滚,常会伴随大风,民间说成“乌云失暗”,若白云低而浓密,则有可能会下阵雨。


风未到,涌先到

海面上汹涌澎湃翻白浪,是台风到来之前的征兆。涌:海浪。


月画弧,日曝土;月戴笠,惊雨浥

月晕的时候,如果出现圈环状(弧形),则第二天太阳猛烈;如果出现散雾状(像戴竹笠),则第二天会下雨。惊:怕;浥:淋雨。


日照昼,落到哭

久雨天气,如果在中午时分偶尔出现阳光,则雨还会持续不停地下。昼:午时;落:下雨。

暗雨牢暝

下午下雨如延至天黑,则雨要延续到下半夜。牢:不间断;暝:夜晚。


回南无回西,三日果再来

台风登陆后,风向会由北向变为短暂的南向,叫“回南”,继而又会转为西向,叫“回西”,如果只有回南而没有回西,则有可能该台风三天后还会转回来。果再:重复,重新,又。


畻狗儿叫更,明在好天

青蛙夜间鸣叫,说明第二天天气晴朗。畻狗儿:青蛙。


久雨出晡日,明在必好天

雨下久了,忽然下午出太阳,那明天一定是好天气。晡:午后。


早出日,不成天;晏出日,光亮亮

早晨太阳露得太早,天气就会慢慢变阴变坏;反之则天气晴朗。


雨打上元灯,日曝清明种

元宵下雨,清明前后常见天晴,宜晒种子。


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春天早晨若有雾,雾一散则日出,大多为晴天;夏天早晨若有雾,雾不散,则可能会变为阴天,或者是雨天。


春雾雪,冬雾火

开春有雾,正月可能会下雪;入冬有雾,则会出现暖冬。


未惊蛰先响雷,七七四十九日乌

没到惊蛰就打雷,就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乌:阴雨天气。


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清明谷雨季节,虽然春暖大地,但也有回寒时候。义同于“春寒料峭”。


寒皮无寒骨

春寒虽然很冷,但没有透骨之寒。


三月洋,海水当眠床

三月的海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夏至起南风,连着十八日

夏至这一天如果刮南向风,则会连续半个月刮南风。


未吃五月节粽,破袄儿不愿放

还没过端午,气候还会变化无常,也有可能出现回寒,还不能把冬衣收起来。


六月雨没落过畻沟

夏天大都为阵雨,云彩较少,经常会出现隔着田埂一边下雨一边晴朗的现象。此谚语后来带有比喻意义,相当于“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

农历七月若下雨,水量必多,易发生水灾。


云遮中秋月,雨打上元灯

八月十五出现云遮月的现象,则正月会有阴雨天气。


九月九降风

农历九月刮大风,叫“九降”,由“九月气温下降”而来。九降风对农作物破坏极大。


重阳无雨望十三,十三无雨一冬焦

九月九不下雨,九月十三会下雨;九月十三仍不下雨,则整个冬季不下雨或少下雨。焦:干旱


十月小阳春

农历十月,还会出现暖和天气,相当于二月的小阳春。


冬至在月头,乌寒在年兜;冬至在月尾,乌寒正二月

冬至如果在月初(上旬),则年关(年内)寒冷;冬至如果在月底(下旬),则正月、二月天气寒冷。


焦冬节,澹年兜

冬至若是晴天,年关则经常是雨天。焦:干;澹:湿。


大寒小寒,放屎放尿也艰难

到了小大寒季节,天寒地冻,上厕所都感觉到很冷,尤其是三更半夜,冷得人不想起夜。


大寒小寒,无风水也寒

大小寒季节,即使没有风,水也是冰冷冷的。


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农历腊月初三如果下雨,就会延续到月半;若十八下雨,就会延续到月底。顶、下:上、下,指上半月和下半月。


送神风,接神雨

腊月二十四为送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往往会刮风;正月初四接灶王爷下凡,也常常会下雨。


冬寒水无泉,春寒水愈溅

冬天越是寒冷就越不会下雨,春天越寒冷,降雨量就越多,且阴雨连绵不断。


冬看山头,春看海口

冬天傍晚向西北的山头看,春天晚上向东南海滨看,通过乌云来判断会不会下雨。


一日扒皮,三日烘火

冬天,如果有一天太阳特别暖热,接着几天就会连续寒冷。扒皮:脱衣服,为比喻说法。

生活类


初一专,初二搅,初三囫囵条

正月初一,要吃得讲究,基本上要吃细粮,正月初二,细粮杂粮相互搭配,初三以后就以杂粮为主了。反映了过去生活的艰辛。


初一花,初二柳,初三举扫帚,初四新年,初五过规,初六担肥

正月初一穿新衣,要穿得花里胡哨鲜艳亮丽,正月初二也是这样,正月初三才可以开始扫地,到了正月初五,一切不必过分讲究,初六开始下地干活。初七以后过年气氛慢慢减淡,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这是《正月歌》里所表述的。《正月歌》还有另一个版本: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初四神落地,初五过规,初六担肥,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暝,十一请囝婿,十二倒来(回家)拜,十三吃糜配咸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二月二,芥菜糜

民间习俗: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都要吃芥菜,富贵人家吃芥菜饭,一般人家吃芥菜粥,贫穷人家吃不起大米,就直接炒芥菜吃。据说这一天吃了芥菜,一年之内皮肤好,不生疥疮。糜:稀饭。


五月初六买粽合

民间歇后语,意为来不及了。过了端午节才来买粽合,显然太迟了。粽合:包粽的叶子。


六月六,煎麦燂

六月初六,民间有摊麦饼的习俗,主要是为了“尝新”和庆祝丰收。此习俗过得比较随便,并非家家都要遵守,现在已经逐渐淡去。燂:饼,替代字。


六月师公十二月裁缝

形容很忙。夏天,是疾病多发季节,鬼神活动也很频繁,小孩子生病了,大都请道士做道场,冬天,要添加新衣服过冬御寒。所以说,夏天的道士事情很多,冬天的裁缝佬事情很忙。师公:道士,法师。


八月十五米粉芋

中秋节在洞头民间并非显得特别重要,在饮食上吃得比较随便,只吃一样食品:从地里挖来番薯、毛芋,炖烂了,再放一些粉干,这就是“米粉芋”。米粉芋并非表示团圆,而带有“尝新”的习俗。


九月铺狗铺

民间禁忌,农历九月,即使天气特别寒冷,也不能铺床褥,因为方言“九”与“狗”同音,九月铺床就是铺狗窝,必须在农历八月或十月完成。这种禁忌现已打破。


未冬至就搓圆,冬至搓得圆圆圆

在洞头,冬至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气,它的团圆象征意义和重视程度要大大超过中秋节,被称作“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烧一桌丰盛的菜肴,其中必定不能少的是“汤圆”,意为“甜蜜团圆”。在洞头民间饮食习俗中,平时就有吃汤圆的习惯,但在冬至这一天,汤圆的象征意义要比平时丰富得多。


来不候清明,去不候七月半

民间传说:清明这一天,鬼魂会从阴间放出来,在阳间四处游逛,到了七月十五中元节,阴曹地府才会把鬼魂召回去。如果鬼魂在七月十五天黑之前赶不回地府,那就要在阳间当一年的孤魂野鬼。此俚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赶不上趟,迟了;二是说时间早不早晚不晚,不上不下。


寒狗不知六月天

从冬天过来的狗并不知道夏天已经来临,仍然披着厚厚的皮毛。此俚语专指那些不知道季节变换、衣服穿得特多的人。带戏谑说法,不含贬义。


生产类


正月讨闲海,二月讨海屎

正月,海上渔业生产已没有冬季那么繁忙,到了二月,冬春鱼讯已过,渔民即使出海了,也捕不到太多的鱼。


正月虾蛄心,二月蟹儿仁

这是互文关系的谚语,正月、二月没有具体界限,也就是说,在正月、二月这个季节,春冬鱼讯已过,市场上很少见到大鱼,因此,虾蛄、蟹儿之类的近海鱼类就显得很珍贵。蟹儿:小螃蟹,方言读作“爱儿”。又有一说:正月、二月时节,虾蟹之类很肥壮。


猫叫有鳓,狗叫有贼,乌鸦叫墨贼

民间“听春”习俗:除夕夜(一般指后半夜),通过听野外动物叫声来预测今年生产生活的某些方面,听到猫叫,冬天渔业旺发鳓鱼;听到乌鸦叫,春夏之初旺发墨鱼;听到狗叫,则一年生活不大平静,小偷小摸会增多。


六月芥菜假有心

歇后语。比喻虚情假意。六月不是芥菜生长季节,故有“假有心”一说。


芒种夏至,虾儿出世

到了芒种、夏至季节,水温上升,正是近海鱼类繁殖期,此时的虾儿肥壮、饱满,被叫做“芒种虾”。芒种虾口感好、品质优,是炊虾类的珍品。


冬雪发鳓,春雪发墨贼

冬天(冬至前后)下雪,鳓鱼旺发;春天(正月)下雪,墨鱼旺发。

图片来源:洞头区委宣传部



编辑:钏筱晗

审核:柯旭东

终审:陈坤沈、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