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期刑 首页 > 学术交流 > 书讯期刑

《文化遗产》:2020年第5期目录

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20年第5期
总第68期  出版日期:9月20日

目 录 

传承与分享:非遗价值评估研究高小康1

机遇、困局与出路:2003年《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传承唐璐璐9

“抖擞传统”之“抖”:非遗的短视频传播刘依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标志保护研究杨永24

非遗群体传承人冲突:类型、根源与规避李瑛 左官春35   

梅兰芳研究三题陈世雄44王国维《曲录》稿本、钞本校读札记梁帅53

元明杂剧中那吒形象与密教关系研究汤德伟 高人雄62

论金代“院本”非杂剧别名刘叙武72

“戴胡公头以逐疫”新考刘怀堂80

幸田露伴对中国戏曲的译介与接受侯丽丽 李莉薇89   

《山海经》研究思路的拓展主持人:陈连山97

《山经》“无草木”“沙”及其相关词汇的统计分析吴晓东98

论《山海经》的声音体系及其与中国早期音乐形态的关系李牧106

成为小说:明清之际《山海经》的接受与消费刘捷117   

中秋节的多重叙事与合流袁咏心 向柏松126

河南钧窑古村落保护路径研究——以神垕镇为例郭君健134

礼俗研究的新动态与学术反思李海云142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黄土高坡的震天吼——绥米唢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世发访谈录梁琳149   

稿约 封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文化遗产》:2020年第3期目录下一条: ·《文化遗产》:2020年第6期目录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民俗研究》:2022年第6期目录·[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艺术与民俗》:2022年第4期目录·“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全七册出版·[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文化遗产》:2022年第5期目录·《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目录·[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徐鹏飞]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徐家乐]新疆毛皮画艺术及传承保护研究·[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