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9年第5期 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陈通1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记忆阐释——以山东省莱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马知遥 刘智英6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制度设定与多元阐释王明月15 古戏台研究专题主持人:康保成22 古戏台修复如何贯彻“修旧如旧”原则——以长口子戏楼、平型关戏楼等为例钱生槭 康保成22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考述柴慧霞27 新发现的宋初“舞亭”碑刻考释杨康32 陕西白水县仓颉庙及其戏台考述张玉 张青飞42 建筑遗产研究专题主持人:李耕50作为技术的建筑:近现代集中化茶厂推动的中国乡村茶业现代化进程黄华青51 规矩、示能和氛围:民居建筑遗产塑造社会的三个机制李耕61 论传统技艺知识的模糊性——以闽西客家大木作“过白”技法的实践为例欧玄子71 “弼马温”渊源新辨——兼论中国古代猴马民俗与《西游记》小说的创作姜荣刚80 庐陵丧葬中的“唱哭”仪式及其文化意义韩蕊 龙娜88 “国家-地方-民众”视阈下的地方组织——东莞明伦堂研究述评贾静波97 “玉”与“彩陶鱼纹”神话研究专题主持人:叶舒宪106 “玉”礼器:原编码中国——《周礼》六器说的大传统新求证叶舒宪106 “诛”“玉”与“德”:王权的神话历史建构——《墨子》非攻说新释吴玉萍112 仰韶“彩陶鱼纹”的神话内涵新解——兼论中国古代的女神崇拜柴克东120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会议综述宋俊华 倪诗云128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书韵留芳——苏州评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晏芝访谈录郑英133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赵晓涛142沂蒙彩印花布工艺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梁冰151 稿约 封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