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9年第2期
总第59期 出版日期:3月18日
目 录
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共同体 | 宋俊华 | 1 |
传统工艺核心技艺的本质与师徒传承 | 谢崇桥 李亚妮 | 8 |
中华工匠精神的渊源与流变 | 石琳 | 17 |
相声艺术传承的阶段性特征 | 冯文龙 | 25 |
富连成藏《长生殿》(时剧)初探 | 康保成 | 33 |
论演戏酬神对清代禁戏政策的消解 | 张天星 | 40 |
琉球官话课本《中国语会话文例集》所存“曲座”资料述略 | 范常喜 | 49 |
清代苏州曲家、曲师和教习关系考辨 | 裴雪莱 | 54 |
《西游记》杂剧作者献疑 | 杜治伟 王进驹 | 60 |
身体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 王霄冰 禤颖 | 66 |
“祭七”源流考探 | 史小军 郭俐兵 | 77 |
礼物之灵的理想性困境与实践化 ——以贵州淤泥乡大拨米村百年丧礼礼物为例 |
陈刚 彭菊芬 | 86 |
龙彼得对粤闽俗文学的研究与贡献 | 潘培忠 徐巧越 | 98 |
龙母传说的北向传播与“秃尾巴老李”故事的来源 | 季中扬 马海娅 | 105 |
美国学者搜集整理、翻译中国民间文学的学术史和方法论 | 张多 | 113 |
“经验中心研究法”的理论与方法意义 ——基于对哈弗德超自然信仰研究的探讨 |
孙艳艳 | 123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驴背上的秧歌大师 ——陕北“靖边跑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有万访谈录 |
邓 煜 吕政轩 采访整理 | 131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
倪彩霞 | 139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
湖南江永勾蓝瑶寨“三维一体”旅游空间生产与文化再造研究 | 冯智明 秦炜棋 | 145 |
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普陀山南海观音露天大佛为例 |
游红霞 田兆元 | 152 |
稿 约 | 封 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