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9年第1期
总第58期 出版日期:1月18日
目 录
非遗文创人才的供需矛盾及其对策 | 潘昱州 彭荔 | 1 |
印尼巴厘岛非遗保护与旅游利用的二元结构及其启示 | 宋立中 宋璟 | 9 |
论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包容性经济发展的结合之路 ——以山西省灵尚刺绣为例 |
钱永平 | 20 |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性项目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 ——以聊城木版年画为核心个案 |
张兆林 | 26 |
梅兰芳等中苏艺术家讨论会记录(未删节版)及其价值 | 陈世雄 | 34 |
赵琦美生平履历考论 ——纪念赵琦美抄校本古今杂剧发现80周年 |
徐子方 | 48 |
汤显祖“情不知所起”新论 | 王天觉 | 57 |
陕西丹凤龙驹寨船帮会馆及其演剧考论 | 杨飞 庞敏 | 65 |
从《庐江民》看唐代志怪中的祆教仪式 | 海力波 | 79 |
论《山海经》的色彩系统 | 李 牧 | 90 |
从王培荀《乡园忆旧录》看清晚期地方士绅的风俗观 | 周连华 | 101 |
女性故事与家庭伦理记忆 ——基于孙家香故事的讨论 |
胡兆义 林继富 | 109 |
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的现代传承 ——以木兰传说为例 |
朱婧薇 | 116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 ——高密扑灰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访谈录 |
王万顺 梁成帅 采访整理 | 126 |
民俗学如何重申“民众的立场”? ——“‘《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 |
刘晓春 刘梦颖 | 134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
“琴棋书画杂考”之四 ——六朝古琴图像与古琴实物考述 |
黎国韬 周佩文 | 140 |
汉晋文人琴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成因 | 王 娜 | 152 |
稿 约 | 封 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