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8年第2期
总第51期 出版日期:03月20日
目 录
·“妈祖信俗”研究专题· | 主持人:王霄冰 | 1 |
“俗信”概念的确立与“妈祖信俗”申遗 ——乌丙安教授访谈录 |
乌丙安 胡玉福 | 1 |
妈祖信俗的概念与内涵 ——兼谈民间信仰的更名现象与制度化问题 |
王霄冰 任洪昌 | 8 |
明清中日欧民间贸易与旅日华侨妈祖信仰的历史与传承 | [日]松尾恒一著 梁 青译 | 21 |
“海丝之路”背景下的中琉妈祖信仰书写及其文化交流意义 | 张明明 | 35 |
19-20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天后信仰的特色及历史意义 ——以天福宫、粤海清庙、琼州天后宫为例 |
肖文帅 | 42 |
“非遗”保护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论析 | 何 平 刘 倩 | 50 |
诺鲁孜节日的生态文化阐释 | 郑 亮 王艳花 | 57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问题研究 ——基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分析 |
王 丹 | 63 |
我国现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研究 | 李晓松 | 71 |
粤东戏捐与粤东戏曲生态 | 林杰祥 | 80 |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壁画杂剧脚色辨析 | 邱洁娴 | 87 |
从非遗的显隐二重性看新编昆剧《大将军韩信》 | 赵 蝶 | 96 |
1917年柳田国男的中国大陆之旅及其影响 | 王 京 | 103 |
社会组织、治理与节庆:1930年代平郊的青苗会 | 岳永逸 | 113 |
唐代以降江西仕宦形塑龙母信仰研究 | 刘正刚 王熳丽 | 121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活在民间的“阿诗玛” ——云南叙事长诗《阿诗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玉芳访谈录 |
巴胜超 罗雨 | 129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
佛山“行通济”民俗的传统仪式与文化内涵 | 陈恩维 | 136 |
“自鸣钟”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 陈开来 | 144 |
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三国故事体系考察 ——以桃园三结义与契丹青牛白马祭天地为中心 |
杨 波 史小军 | 171 |
稿 约 | 封 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