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8年第1期
总第51期 出版日期:01月20日
目 录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人民立场问题 | 陈 通 | 1 |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 黄永林 | 5 |
作为政治景观的广场 | 彭兆荣 田沐禾 | 14 |
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 | 万建中 | 21 |
作为纸文明传统的中国剪纸 | 乔晓光 | 27 |
西凉乐源流考 | 黎国韬 陈佳宁 | 36 |
古代戏曲“关目”发展及其演变 | 方盛汉 | 47 |
元杂剧“折数”辨析 | 都刘平 | 55 |
从《聊斋•庚娘》的戏曲改编看舞台叙事的独特性 | 陈雅新 | 63 |
新疆史诗故事、佛典文献与毛毯绘画 | 董晓萍 | 72 |
关于神话重构与尧舜“禅让”神话的真相问题 | 高有鹏 | 84 |
《格萨尔》传承语境与媒介嬗变重释 | 王治国 | 90 |
·“听觉文化与听觉遗产”专题· | 主持人:李 牧 | 96 |
声音艺术的美学观念与形式语境 | 芦 影 | 97 |
凝视与倾听:论宋代雅趣绘画中的文人试听形象 | 邓 珏 | 107 |
声之新命与乐之本事 ——《东方红》的时代变奏与音乐考古 |
李 盛 | 116 |
被遗忘的声音:关于听觉民俗、听觉遗产研究的构想 | 李 牧 | 126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 |
张妮娜 贺智利 | 135 |
评骘、思辨与个案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伦理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
宋俊华 孔庆夫 | 144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
文化生态保护中的文化空间与文化传承主体保护 ——以广东连南排瑶文化生态保护为例 |
詹双晖 | 151 |
稿 约 | 封 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