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7 年第4期
总第49期 出版日期:7月20日
目 录
“纪念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暨传统戏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一) | ||
戏曲史家的治学情怀与晚年进境 ——纪念王季思、董每戡二位先生 |
董上德 | 1 |
补做遗剧:论现代梁祝杂剧 | [荷]伊维德(Wilt L. Idema)著 潘培忠、孙笛庐译 |
7 |
论清代内廷演剧的戏曲史意义 | 黄仕忠 | 14 |
史料局限与模式偏颇:20世纪上半叶戏曲史纂批判 | 黄静枫 | 18 |
学人与视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建构中的民俗学语境 | 浦 晗 | 26 |
《申报》所载《牡丹亭》的晚清传播 | 尹丽丽 | 33 |
关于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个问题 | 项兆伦 | 41 |
非遗保护的伦理原则与非遗传承人群培训 | 宋俊华 | 44 |
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的五个维度 | 王巨山 | 50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城市社区博物馆研究 | 黄永林 孙 佳 | 55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在机制及保护实践的反思 | 熊晓辉 | 63 |
专题: 作为文化遗产的“ | 主持人:彭兆荣 | 69 |
论纪念碑性与崇高性 | 彭兆荣 | 69 |
介于认同和本真性之间 ——德国纪念物保护的政治史 |
[德]米歇尔·法尔瑟(Michael S. Falser)著 韩迪菲译 |
75 |
“凡俗”与“神圣”之间 ——广州中山纪念堂探析 |
杨 林 张继焦 | 91 |
青岛基督教建筑文化遗产的空间生产机制 | 赵斯羽 | 96 |
加拿大西部唐人街:承载华人族群经济史的文化遗产 | 黄 韧(Wong, Mark Y.) 刘 璟 | 102 |
从海昏侯墓出土“孔子衣镜”看汉代儒家思想与信仰 | 何 丹 | 107 |
大傩礼与东汉疫病流行及其文学影响 | 王学军 | 119 |
论“有文在其手”的人文传统 | 赵宏祥 | 132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流金溢彩的人生 ——广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司徒宁访谈录 |
罗竹君 采访整理 | 142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
基于Cave系统体感游戏设计的敦煌壁画艺术传播研究 ——以壁画故事《张骞出使西域》为例 |
谢 欣 | 149 |
英文摘要 | 157 | |
稿 约 | 封 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