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7 年第2期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研究专题主持人:刘晓峰1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刘晓峰1 二十四节气:精英与民众共同创造的简明物候历陈连山8 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刘宗迪12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王加华15 危机•转机•生机:二十四节气保护及其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张 勃22 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传播与实践应用毕雪飞31 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节日传承为例田兆元 游红霞41 生活在传统中----节日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与保护林 慧50 文化生态视角下客家打金狮民俗的变迁与传承——以梅州松口镇大w村为例刘鹏昱55 手帕姊妹:明清江南地区娼妓结拜习俗研究崔若男64 族群文化融合:澳门花地玛圣母巡游仪式考察张 敏71 戏剧文献的重新发掘与梳理——以近代“新剧”为中心赵 骥80 关于中西戏剧文化最初的碰撞——从汤显祖与利玛窦会晤问题谈起李 惠88 百年曲学,得此编可见梗概王不宁95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尽唐卡画师的“本分”——藏族勉萨派唐卡艺术大师勉冲•罗布斯达访谈录马 宁采访整理98 连南瑶族自治县“军声”的语言活力与濒危状况丁沾沾109 戴遂良与河间府方言文献《汉语入门》刘亚男121《清俗纪闻》中的清代汉语与清代民俗李 宁129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琉璃渠古村落研究顾 军 于海霞137广东咏春拳的起源及其形成再思考李朝旭145 东莞可园琴事钩沉陈 婕150 英文摘要 157 稿 约 封 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