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6 年第3期
总第42期 出版日期:5月20日
目 录
·专题: 汉剧与“外江戏”研究 | 主持人:康保成 | 1 |
粤乐“八大曲”初析: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广东汉剧 | 容世诚 | 9 |
近代“外江戏”的进入与岭南戏曲生态的变貌 | 陈志勇 | 16 |
新加坡藏“外江戏”剧本初探 | 陈燕芳 | 27 |
戏曲改良运动中汉剧公会的运营与困境 | 柯琦 | 36 |
民间文艺法律保护问题的理性思考 | 户晓辉 | 45 |
从原形解构看韩国学术界对江陵端午祭的认识论转变 | 高 静 | 54 |
作为文化变迁媒介的民间艺术 ——由墨西哥阿玛迪艺术引发的思考 |
赵子剑 | 64 |
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广西宾县“庙”、“场”之争的个案启示 |
覃琮 | 72 |
话语视角下的非遗活态展览 ——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 |
王美诗 | 81 |
深圳赤湾天后宫重建中的几个问题 | 邓 璐 | 87 |
论晋东南汤王崇拜对古代地方社会的影响 | 蔡 敏 | 95 |
《家礼》对《仪礼》丧葬礼仪知识的继承与发展 | 龙晓添 萧放 | 104 |
社庙演变、村际联盟与迎神赛会 ——以清以来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东山社为例 |
朱光文 | 112 |
都市传说分类方法述论 | 李 扬 张建军 | 120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潮剧“黄金时代”的代表者 ——潮剧国家级传承人姚璇秋访谈录 |
姚璇秋口述 钟哲平采访整理 |
128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
中国龙舞渊源新探 | 黎国韬 龙赛州 | 135 |
粤东北客家花灯与“吊灯”习俗研究 | 周云水 | 147 |
英文摘要 | 157 | |
稿 约 | 封 三 |
【本文责编:李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