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期刑 首页 > 学术交流 > 书讯期刑

《文化遗产》:2015年第5期目录

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5 年第5期
目 录

 


序号篇名作者页码 

1. “后申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段友文 郑月 1-10+157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效度与限度研究孔军 11-16+157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构建——以白族“绕三灵”为例杨熊端 熊仲卿 17-24 

4. 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以湖南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为例蒋海军 25-31 

5.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以平遥王氏中医妇科为例钱永平 32-38 

6. “非遗”语境下傩文化的立体化产业与全息技术应用高薇华 白秋霞 39-44 

7. 从《品梅记》看“京都学派”对京剧认识的改变李莉薇 45-55+157 

8. “周代大傩仪官联说”辨——与黎国韬兄商榷刘怀堂 56-63 

9. 对中国古典戏剧的多角度思考和研究——悉尼大学赵晓寰教授访谈杨正娟 64-72+158 

10. 民间艺术的“艺术”再发现——挂门钱遭遇技术变革的背后陈志勤 胡玉福 73-83+158 

11. 礼生与祭礼知识传承邵凤丽 萧放 84-91 

12. 灵动的中华神——妈祖信仰的中华文化特质透视沈庆利 叶枝梅 92-98 

13. 从物俗到信俗:温州红花染研究林亦修 林可 99-104 

14. 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神话学解析那仁毕力格 乌兰 105-111

 15. 论傅大士禅宗著述的特征及文化价值王宪昭 112-118+158 

16. 论叶法善政治、养生、排佛思想周伟华 119-126 

17. 论蔡襄诗歌与其书法创作之关系郭俐兵 127-133 

18. 从武师到民族英雄——霍元甲形象在二十世纪初的演化黎俊忻 134-145+159-160 

19.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化社区重构——以广州市猎德村为例彭伟文 146-156+161-162 

20. 稿约 163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