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5 年第4期
篇名作者页 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及其启示郭玉军 司文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朱伟13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私权利相关的几个问题 李一丁 20中国江南宗族戏剧的空间与文本 吴秀卿 26试论西藏藏戏服饰的多元化民族特征 李宜 38明代无名氏杂剧刍议 罗斯宁 44“文本的民族志”——劳里·航柯的“史诗研究”王杰文51 口头传统:人类文化传播与再生的原型酵母 杨中举65 “口述”与“文本”——辰河高腔传承人百年记忆的表述方式熊晓辉73 历史影像资料中的广州五仙观刘昭瑞81顺德桑基鱼塘叙事与记忆的社会空间周莉华94 广东地方戏剧的生存现状与传承保护对策詹双晖103 浅论非遗在文化生态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榄菊花会”为例林凤群110 从乡俗到非遗:佛山“官窑生菜会”的传承、衍变与再生谢中元115 宝卷与道情关系论略王定勇123 山西永济宝卷与河东道情尚丽新 袁野132 诸葛笔考肖建新139 香港大学所藏粤剧剧本文献概述周丹杰 李继明147 顺德桑基鱼塘周莉华 文/图159 中山小榄菊花会林凤群 文/图161 稿约 163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