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5 年第2期
目录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 宋俊华 | 1-8+157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的利弊与策略 | 杨红 | 9-13 |
基于网络体感游戏空间技术的京剧传播研究 | 谢欣 梁国伟 | 14-21 |
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需求及对策研究 | 谢沫华 陈大元 | 22-29 |
明末清初曲家邹式金、邹兑金兄弟家世考 | 徐永明 | 30-42+157 |
“十二寡妇征西”故事新考 | 朱浩 | 43-50+157 |
略论元明戏剧中的抢婚与收继婚风俗 | 杨波 | 51-56 |
论明清戏曲丑脚的发展 | 张诗洋 | 57-62 |
“对立面”与“同行者”:坪内逍遥论梅兰芳 | 江棘 | 63-70 |
中日“解难题”型龙女故事比较 ——以格雷马斯矩阵分析为中心 |
徐磊 | 71-77+158 |
中越灰姑娘型故事之比较 | 陈金文 | 78-83 |
潮州青龙(安济)庙的信仰渊源及其变迁 | 吴榕青 | 84-92+158 |
走进日常生活的妙峰山香会组织研究 ——基于北京32档香会调查的再考察 |
苗大雷 | 93-102+158 |
多维叙事视角下莱芜南部地区安期生信仰研究 | 程鹏 | 103-111 |
试论辽代真容偶像葬俗 | 高晶晶 | 112-119 |
“说”和“做”: 地方信仰知识的构建方式 |
李向振 | 120-128 |
从“全人格”看许崇清的书法艺术 | 王祥 | 129-134 |
明代刻帖的兴盛与作伪考论 | 李永 | 135-139 |
雷州半岛年例的表现类型及留存原因探讨 | 刘岚 | 140-147+160-161 |
南方丝绸之路的变迁与保护 | 杜韵红 | 148-156+162-163 |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