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4 年第2期 序号篇名作者页码1. 左东右西:论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方位模式王倩 1-92. 从物质层面探讨中国古代性风俗的扛鼎之作——高罗佩《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的性文化史意义施晔 10-19+157 3. 蓍草演变新论杨清虎 20-30 4. 东北丧葬仪礼中的“二人转”吕慧敏 31-37 5. 三七种植与乡村社会文化——以云南建水宁寨彝族村为个案邱运胜 38-446. 明代南戏祭祀演剧考论欧阳江琳 45-53+157 7. 新发现蒙古族文学家和瑛《草堂寤》杂剧简论严寅春 54-57 8. 从秧歌到地方戏(下)黄芝冈 58-67 9. 论新加坡传承、发展戏曲的经验朱恒夫 68-74+157-158 10. 论戏曲江湖本的传承特点——以孟姜女戏为例白海英 丁春华 75-83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个案研究——以安顺地戏为例严永和 84-97+158 12. 论行业规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邓江凌 吴安新 98-102+158 13. 论曲剧的生态性保护丁永祥 103-109 14. 北方宝卷宣卷人探析尚丽新 周帆 110-114 15. 传教士西南官话文献的罗马字拼音方案庄初升 阳蓉 115-126+158 16. 惠东县畲族的变迁及畲语的生存现状吴芳 127-131 17. 关于建设标话语言文化博物馆的设想杨璧菀 132-139 18. 佛山“龙舟说唱”的活态传承与保护研究谢中元 140-148 19. 南北舞狮面具视觉设计比较研究——以佛山、邳州舞狮面具为例韩荣 程欣 149-156 20. 龙舟说唱谢中元 159-160 21. 南北舞狮面具韩荣 161-162 22. 稿约163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