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3 年第5期 目录序号篇名作者页码 1.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黄永林;1-12+157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文化展演——以徽州五福神会为中心的讨论陈元贵;13-183.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现代转型与遗产保护的思考黄旭涛;19-25 4.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郑春辉; 朱思颖;26-345. 牵牛织女传说的考察出石诚彦; 赵逵夫;35-44+157 6. 古圣先王与龙蛇信仰吉成名; 雷建飞;45-48 7. 中越“望夫”型传说之比较陈金文;49-52+158 8. 侗族的转世传说、灵魂观与积阴德习俗徐赣丽;53-60 9. 弋阳腔考——地方戏腔调来自秧歌的一种推论黄芝冈;61-70 10. “二人转”演剧方式与萨满跳神关系试探杨旸; 杨朴;71-77 11. 儿童文化精神与戏剧艺术精神——兼论儿童审美体验与中国戏曲之“圆”的关系邓琪瑛;78-83 12. 张懋畿及其《点鬼簿传奇》考述姚大怀;84-92 13. 日本戏曲家森槐南传奇二种考论左鹏军;93-99 14. 甘桑石刻文初步研究班弨; 肖荣钦;100-105+158 15. 江西省信丰县城的官话方言岛张倩;106-113 16. 清末民国刊本龙舟歌俗字选释禤健聪;114-121 17. 中国古代的蒸馏提香术严小青;122-131+158 18. 先秦台文化内涵的演进与增衍——兼论《诗经》“台”诗的文化意蕴陈鹏程; 刘生良;132-138 19. 建房工匠匿物主祸巫术的源流及原理李世武;139-145 20. 龙舟文化三题叶春生;146-149 21. 岭南天灸的“非遗”内涵与价值刘鹏昱;150-156 22. 东莞市中堂镇“龙船景” 159-160 23. 岭南天灸 161-162 24. 稿约 163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