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3 年第6期 目录
序号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1. | 荷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相关法规 | 卡迪亚·卢比娜; 王静波; | 1-7+157 |
2. | 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的政策法律环境研究 | 周方; | 8-17 |
3. | 中国民间宗教的基本形态和传承方式 | 柯若朴; 盛洋; | 18-26+157 |
4. | 村落行政变迁下的信仰空间 |
赵彦民; 韩朝建; | 27-34 |
5. | 妈祖:从民间信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 王霄冰; 林海聪; | 35-43+157-158 |
6. | 被“私有化”的信仰:庙宇承包及其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
王加华; | 44-52 |
7. | 南戏《跃鲤记》在福建的流传 | 吴秀卿; 金阿兰; | 53-67+158 |
8. | 《公莫舞》相关史实考论 | 赵兴勤; | 68-75 |
9. | 越调沿革考略 | 成军; | 76-81 |
10. | 羌族的族群记忆 |
周毓华; | 82-88 |
11. | 美国瑶族文献收藏及其来源 | 何红一; | 89-94 |
12. | 七夕拜魁星习俗的异域渊源 | 刘宗迪; | 95-105+158 |
13. | “库露真”名实新释 | 潘天波; 胡玉康; | 106-113+158 |
14. | 豫西“骂社火”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 范长风; | 114-122 |
15. | 豫北火神像记忆机制探讨 | 高海珑; | 123-132 |
16. | 试论乡人傩在黔东北的传承与变异 | 许钢伟; | 133-140 |
17. | 在家与国的边缘 |
徐燕琳; | 141-150 |
18. | 醉龙舞的传承模式及其意义 | 林凤群; | 151-156 |
19. | 粤剧《帝女花》 | 徐燕琳; | 159-160 |
20. | 醉龙舞 | 161-162 | |
21. | 稿约 | 163 |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