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3 年第4期 目录
序号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1. |
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之制度构建 |
严永和
;
|
1-8+157
|
2. |
从徽州文书看非遗保护中文献资料的重要性 |
赵春兰
;
卞利
;
|
9-13
|
3. |
释放八桂传统特色文化生产力的战略思考 |
杨树喆
;
|
14-18+157
|
4. |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
邓江凌
;
|
19-23
|
5.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因素的关系 |
王先胜
;
|
24-33
|
6. |
梅兰芳在《戏考》中的影子 |
陆大伟
;
|
34-40+157
|
7. |
人、傀儡与戏剧 |
陈世雄
;
|
41-50
|
8. |
省港班对粤剧的变革及影响 |
黄伟
;
|
51-57
|
9. |
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建设对城市演剧的影响 |
宋俊华
;
黄纯
;
|
58-67+158
|
10.
|
《雍熙乐府》本《西厢记》曲文源流考 |
陈旭耀
;
|
68-74
|
11.
|
论采茶 |
黄芝冈
;
|
75-76
|
12.
|
谈两广人的舞狮 |
黄芝冈
;
|
76-77
|
13.
|
女神神话的移位 |
张丽红
;
|
78-84
|
14.
|
民国时期北京传统金工首饰行业考察 |
韩澄
;
|
85-90
|
15.
|
广府粤语覃谈分韵的历史层次 |
余颂辉
;
|
91-98
|
16.
|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 |
刘铁梁
;
|
99-107+158
|
17.
|
中顶庙会的历史叙事与都市村民的文化乡愁 |
孙庆忠
;
关瑶
;
|
108-113+158
|
18.
|
山西高平八音乐班与民俗礼仪细乐调查 |
卫才华
;
|
114-123
|
19.
|
九阡水族的传统节日与礼物交换 |
朱志刚
;
|
124-130
|
20.
|
《家先单》与过山瑶的家屋社会 |
何海狮
;
|
131-137
|
21.
|
从生活中感悟与捕捉民俗:以城市民俗研究为中心 |
仓石忠彦
;
郭海红
;
|
138-145
|
22.
|
广府搭棚艺术 |
程宜
;
|
146-151+159-160
|
23.
|
略论广东传统民间舞蹈中的武术表演 |
黎国韬
;
|
152-156+161-162
|
24.
|
稿约 |
163
|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