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2012 年第 4 期 目录 篇名作者页码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邓绍基 1-18+157 梅兰芳《奇双会》表演问题初探邹元江 19-27+157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的结尾方式与学术用意左鹏军 28-32 明王应遴原刻本《衍庄新调》杂剧考王宣标 33-37 从“中国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维权第一案”说起——兼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与思考欧阳光 倪彩霞 38-45+157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例毛巧晖 46-52 民族旅游及其麦当劳化:白马藏族村寨旅游的个案研究刘志扬 更登磋 53-61 手工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探究——以北京绢人为例刘勍 62-68 日本对传统造纸技术的保护及其启示陈刚 69-78 辰河高腔“条纲戏”的编创及其演剧形态探究郑劭荣 谭研 79-86 共同性向公共性的转型——陕西省华县皮影戏的个案研究陈爱国 87-96 道教信仰与民间叙事的交融——《道教的传说·前言》刘守华 97-100+158 当下民间说书艺人的生存困境及其应对策略——以胡集书会参会艺人为中心的探讨王加华 101-109 他山之石:对话纽约州艺术委员会民俗部罗伯特·巴龙王敦 罗伯特·巴龙 110-115+158 “通书罗”与罗家通书刘昭瑞 钟林春 116-124+158 崇神敬祖、节日狂欢与历史记忆——山西娘子关古村镇春节民俗调查段友文 王旭 125-134热闹与乡村庙会传统的生命力——以冀中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华智亚 135-143 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的“珠玑移民”——“珠玑移民”身份的文化密码仲红卫 袁书会 144-151+159-160 略谈广宁竹文化杨希英 张春燕 152-156+161-162 稿约 163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