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期刑 首页 > 学术交流 > 书讯期刑

《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目录

发布人:《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文化遗产 
 
2010 年03期目录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论乡村祭祀演进为城市文艺的机制  田仲一成;李莉薇;  1-13+157 

2  《新加坡南音初探》序  蔡曙鹏;  14-15 

3  《重修喜神祖师庙碑志》展现的京都戏班审美风尚  王馗;  16-32+38+157 

4  论粤剧的危机与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  蒋书红;  33-38 

5  两种日本现存《传奇汇考》抄本考  李庆;  39-51+157-158 

6  文明戏中兴期代表性社团——民鸣社考论  王凤霞;  52-61 

7  论《王文韶日记》的戏曲史料价值  曾凡安;  62-66 

8  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价值与开发  刘亚虎;  67-72+158 

9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民间自觉——以马街书会和赵庄魔术为例  刘永涛;  73-77 

10  潮绣的传承与商品化  李宏复;  78-84 

11  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贺夏蓉;  85-90 

12  更正启事   90 

13  佛典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刘守华;  91-102+158 

14  论敦煌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与南通童子十三部半民间说唱  高国藩;高原乐;  103-115+158 

15  《灵经大传》的颂唱传统与温州鼓词  林亦修;李亮;  116-121 

16  泛论潮歌与畲歌——从金天民的《潮歌》说起  陈月娟;  122-128 

17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  王晓葵;  129-138 

18  “姊妹坐化”宗教主题研究  刘秀丽;  139-146 

19  蓝田瑶族“舞火狗”的文化类征与保护价值  宋俊华;杨慧红;安婧;  147-151+159-160 

20  龙门农民画的特色优势与产业化路线  宋俊华;钟福新;邓剑;  152-156+161-162 

21  稿约   163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