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民族艺术》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民族艺术》2022年第2期 总第165期
目 录
| 学界名家 | ||
| 民族音乐研究的守望者 ——冯明洋学术生涯述评 |
吴宁华 | 5 |
| 新时代故事学研究 | ||
| 吕蒂的童话文体研究解析 ——兼及与普罗普的比较 |
陈泳超 | 13 |
| 讲述者的意图:“马郎妇度人”故事演变的内在驱动 | 武迪 | 25 |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坛 | ||
| 黔之驴:一个文学形象的生成与物种迁徙、文化交流 | 范晶晶 | 35 |
| 对《黔之驴:一个文学形象的生成与物种迁徙、文化交流》的问答、评议与讨论 | 吴星潼 范晶晶等 | 45 |
| 文化研究 | ||
| 七点观测法与七夕相会的起源 | 吴晓东 | 53 |
| 祝告话语的核心结构及其书面形式的凝结 | 林甸甸 | 62 |
| 《山海经》、民俗学与旅行史 ——重返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的历史世界 |
朱新屋 | 75 |
| 传统中国民间船(桥)会的组织形态及其生成机制 ——以清代悠久渡船会为中心 |
徐志强 | 89 |
| 艺术探索 | ||
| “河图”“洛书”与中国艺术实证传统 | 李荣有 | 101 |
| 东干文“老曲子”文献三种 | 赵塔里木 | 113 |
| “少数民族戏剧”:术语释名与概念生成 | 冯王玺 | 128 |
| 响档之造就 ——晚清以来评弹响档技艺学习的社会文化史 |
戴昇 | 137 |
| 秧歌舞蹈角色叙事的文本、结构与情境 | 贾利涛 | 147 |
| 艺术人类学名著导读 | ||
| 作为社会建构的时尚 ——戴安娜·克兰《时尚及其社会议题:服装中的阶级、性别与认同》导读 |
熊亦冉 | 157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明清江南砖雕图像研究”项目简介 | 居由 | 封二 |
| “明清江南砖雕图像研究”项目主持人居由简介 | 居由 | 封三 |
| 壮族铜鼓 | 郭媛供图 | 封面 |
| 封面说明 壮族铜鼓 | 郭媛 | 12 |
| 生活艺术 拴孩石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藏 | 杨书娟供图 | 封底 |
| 封底说明 拴孩石 | 杨书娟 | 168 |
| 纹藏 藏族纹样 | 杨超 | 彩页 |
| 封面、装帧设计 | 韦军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