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专家观点

浙江非遗总第9期:在非物质和物质之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发布人:浙江非遗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3-03-30 14:48:52

在非物质和物质之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作者丨赵农

✦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


编者按:赵农教授是美术史论家,多年来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等保护、研究工作,对浙江非遗多有支持与关爱,在其逝世周年之际,本刊选其一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以作怀念。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之所以引人注目,根本目的是要关注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中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并随着国民经济力量的增强,生发出新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艺术;现代化;保护





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的尊重。”[1]

对于汉语概念来讲,“定义”中所列举的内容多为物化形态的物质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新表述,所形成的学术空间已经扩大,并形成了多种民间传统文化的链接,提升了民间艺术的价值,使原先民间文化非主流的被动生存状态,转化为人类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性质,这种历史的转换,也改变了原先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局限。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进一步得以说明,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5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这种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的推进,国内学术界也逐渐认同了“非物质”的基本概念,这种在原先的民间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包含了民间故事、民间歌舞、民间节日及风俗活动、民间信仰知识,以及传统手工艺文化在内的多种民族文化存在的形式,具有重新的定位意义,并随着国民经济力量的增强,生发出新的文化意义。

我个人长期在关中地区进行民间手工艺的调研,发现民间艺术的边缘有时很清晰,有时就非常模糊。在研究陕西华县皮影艺术时,就发现皮影除了美术的造型外,还有材料技术的独特手工艺问题,以及碗碗腔音乐、文学剧本及相关的梆子戏、老腔等戏曲问题,构成了美术、音乐、文学等交融聚集的诸多现象,这种民间艺术的特点,所遭遇的问题,已经无法运用单一的民间艺术观念解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民间文化艺术新生的背景和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之所以引人注目,根本目的还是关注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中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便成为大家所面对的一个新的话题。然而,在极力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以往研究工作中忽视或没有解决的问题。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首先要意识到民间艺术的原生意义具有生存的需求,亦不同于以往民间艺术研究中仅关注的审美形态问题。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艺术,大量仍存在于乡村生活、现实生活中。如果家里有一个手艺人,他能用这个东西换一点点钱,提高经济生活水平,这恐怕比个人的审美认识更重要吧。这在传统手工艺技术、民间戏曲演唱,甚至节日庆典等活动中,与经济收益有许多关联。尤其是乡村与城市的生存环境差距,导致了经济生活水平的悬殊,而许多手工艺活动缺少必要的生产链,直接影响着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包括传承人的延续问题。

有人说剪纸好像没有那么多利润,剪纸这个概念虽然不像皮影、年画买卖那么具体,但它仍然存在一个剪纸的老太太对物质的渴望,具体来说对钱的一种渴望。陕西著名剪纸艺人库淑兰一见外面访问的人来了,第一句话就说:“你给我买奶粉了没有?”她的第一句话也绝不是说:“欢迎你们来,我来提高一下你们的审美水平。”一个乡下老太太她就觉得奶粉是最好的东西。她要的是物质的东西。她第二句话说:“你给钱,你把我这(剪纸)拿走。”她绝不会说为了提高你的审美水平就白白地送给你。作为一个原生状态下的民间剪纸艺人,她在剪一个大团花的时候绝对不是仅仅为了好看。这里有一个生存状态的需要,至少是心理机制的调节。因此,我认为民间艺术存在的基础之一,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生存状态。当然这个认识,并不是对原先民间艺术审美研究的否定,而是一种认识的递进。

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教学观念,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品质的一种方式。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一些民间艺术的技巧,了解一些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它当作一种审美对象来研究。非用一些学术名词硬加在作品上面,比如朴素的美啊、淳朴的美啊、健康的美啊、活泼的美……有时说到最后,对方也不自在,不听吧,你表扬我呢,听了吧,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其实我现在就等米下锅呢。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人员,有了对民间艺人生存意识的认同以后,才可以生发自觉的保护意识,寻找积极妥善的发展方法。而民间艺人通过劳动致富,可以发展新的产品,可以雕刻新的作品,在印刷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在纸张材料上进一步提高,在工艺技术上进一步提高,这不也是发展品种了吗?最后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建立在对民间文化物质形态的基础之上。重视民间艺人的物质利益需求,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实质上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因此,面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在现代文明背景中我们的态度。这首先要有一个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不是在反对现代文明,不是要回到古代,前提是现代化的发展,这是坚定不移的观念。正是因为有了现代化,人们才有了在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一种幸福感。人们需要网络,需要汽车,需要很多现代文明的东西。但是问题是在这些东西的影响下,所带来的另外一些人为化的,或者非人为化的现象,我们也得要重视。所以在传统和现代的两难之间,几乎是中国一百年来,每一个阶段都在思考的问题。可能谈论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存在的问题实质几乎是一致的。

比如边远的乡村,由于它的现代化步伐比较缓慢了一点,由于它经济力度没有达到的时候,还残存了一点老房子。人们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皖南的宏村、西递村去,就是看还残存的一点痕迹,如一些老祠堂、老牌坊、老街道的景物,当然,因为它是太偏僻了。它是山区中县下面的乡村,几乎就在山里面,山环水绕,几个小时的路程就为了到达那个村子,太遥远了,因为目标太不明显,破坏得也不太厉害,所以它的现代文明推进程度才缓慢了一些。而在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中,对传统文化遗存的冲击以致破坏,于是使大量散存的民间文化被消灭。在这个过程中,从建筑物的概念中,许多老房子、老建筑,在这几年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开发中,基本上被摧枯拉朽地拆掉了,仅存的也伤痕累累。于是我们痛惜之余,还是痛惜。

西方有一句谚语叫“一支船队的速度取决于最后一只船的速度”。一个社会像一碗水一样,如果碗是不平的,水肯定不会是最饱满的。虽然可能越有钱的人占有的股份越多,但他如果脱离不开这个社会环境的话,他仍然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的艰难过程中,由于我们深入其中,所以可能会有些深切的生存体验感。这也就是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要产生一种深度的情感,从心态上来讲就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对应。尤其是受过现代文明教育之后,成为了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人员,对于人类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要有一个探索意识。尤其在一个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勇气和毅力,通过学术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社会机制的转变,加上我们自身身份的转变,就需要对艺术,特别是民间艺术这种现象深入探讨,要转换一种文化意识。这种意识就是说,我们整天在喊以人为本,众生平等,我们讲人文关怀,讲人文精神,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就是应该对民众、民生的文化艺术,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需要一种自觉的保护行为。

因为从学术的发展状态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到乡下去调研,往往是选择了一个被现代文明几乎淘汰的,同时还依然保留了一点点痕迹的一个村落式文化,进行一种文化人类学的调研活动,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这个关怀一方面是对这个区域文明进行认识,另一方面也反过来刺激、提升着我们自身的认识。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我们自身对现存民间文化的认识。因为,它可能是民间文化,也是传统文化。





当然,我们对文明发展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认识。有时是具体的,也是残酷的,该割舍的地方一定要割舍。但这种割舍不是没有信仰的放弃,只有割舍才能往前进。

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兴衰,有其文化背景转化的复杂性,手工艺操作者常常是被动地接受,无法从大格局中思索自身技术的优劣。因而生存的状态多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无法有道德和知识的深察。因此,不能因为研究者的文化需要,强求手工艺人回归到一种原生状态的生产水平,如许多民俗村的做法,将许多民间工艺保留到观赏的位置上,必然无法获得鲜活的民生资源。时代的进步必然影响着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民间手工艺技术更新,也就有着必然生存的合理性。有些新修的民俗村,人像“活化石”一样载歌载舞,还有抛绣球的,一个民俗园的乡村小姑娘,一天会扮演五六次新娘的角色。从心态上是一种屈辱,哪有民族文化存在?哪有人生正常的感情?于是民俗的东西就被很多人玷污了,在这过程中就需要许多学者产生一种文化的责任感,探究其原因,溯本正源,哪些东西该放弃了就彻底放弃,哪些东西该保留就要好好保存,有的需要放到博物馆就放到博物馆,有的自生自灭就让它自生自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是一个契机,亦不仅仅保护其中的“代表作”,还有大量的民间文化,包含了民间故事、民间歌舞、民间节日及风俗活动、民间信仰知识,以及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存在意义。

历史的进步是一点一滴地积累,一门现代人文学科的出现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技术机制,亦如树木,由小到大,历经风霜,节节向上,最终枝繁叶茂。因为从文化的发展来看,有一个古典文明的复兴时期。但是有一个现象,中国社会的文化剥离,往往导致雅俗分隔的格局循环,这是缺少现代文化启蒙的结果。人文学者的关怀,根本上讲是种对人类文化生态的关怀。因此不能停留在一般理论上的阐释。站在岸上教授民间艺人游泳,而最终仅仅使自己变成了欣赏者。

传统是一种流动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僵硬。民间文化的现代性,往往不能直接跨越到一种理想的人文境界,这种蜕变肯定要损失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生产状态,甚至要在材料上有较大的改进。因为现在的社会形态,就是一个传统文化被现代文化不断消灭的状态,我们既要积极鼓励现代文明的发展,我们还得在现代文明这个背景中对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间也不要太过于留恋。这首先还是民间手艺人生存状态的变化,不能总让民间手艺人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社会生活水平中,成为一种仅仅是被时代回顾的“活化石”。

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必然有所发展,但是,往往是无数个当代生活的琐事构成的一种真实生活。应该尊重民间艺人的生存选择,使其进入到现代社会之中,满足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精神向往。即使抛弃了淳朴的窑洞、自然的茅草棚,选择了城镇化单调的单元楼房。费孝通先生说过:“我们不能把古镇当作一件古董来保管。古镇有居民,他们有权利争取现代化生活”。[2]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正是一种递进式的积累,许多手工艺技术仍然有着积极的价值,却面临着一些手工艺技术舍弃的痛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我们想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但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光大的文化遗传,并积极地发挥它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艺的存在和延续是人类的古典文明结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滴水穿石,颠扑不破,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燃烧的火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文化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精湛文化技术,以至形成了传统文明的深厚积淀,引起后来人们的深切怀念。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 费孝通.江村故事[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


编辑/排版:相丽眉

审核:黄欢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