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 首页 > 温州民俗 > 民间美术

温州米塑的前世今生

发布人:郑小红   信息来源:档案馆   时间:2021-04-09 07:50:30

乐清米塑的前世今生

                                                 郑小红

郑小红简介:郑小红任乐清郑松林米塑研究所所长。2013至今,一直以“美丽非遗,体验米塑”为主题进校园、进社区宣传和传授乐清米塑,并且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在乐清公益广场设立的米塑支教点;非遗公益课堂;暑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乐清非遗走进山老区喜迎六一儿童节等等活动。郑小红本人多次获得乐清市“公益达人”的荣誉。多次受浙江电视台、乐清电视台、电台、温州商报、乐清日报的媒体报道。多件米塑作品获国家级金、银奖;2013年出版《郑小红米塑作品集》。

今天来说说我的米塑,为什么说是我的米塑?因为是我经历过的和米塑有关的事和物。时间在不断的递增,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也在不断的改变。在这变化中,没有对与错,只有习俗的消失和风俗的改变。我的年龄所见的和比我年龄大点的人所见不一样;同样,我的年龄所见和比我年龄小的人所见的又是不一样。只有靠中间的描述和传递才会可能抓住历史的一点记忆。

我们经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千里不同情。从北方的面塑和南方的米塑中就可见一二。北方人因为生活习性和我们南方人的生活习性不一样,因此我们所做的面塑和米塑的材质也就不一样。但南方和北方做出的物品的寓意却大同小异。如北方用面粉做的寿桃和我们南方用年糕做的寿桃都是用于老人做寿或小孩子生日。当然还有其他民间民俗活动所用到的物品。

我们乐清的米塑最早的称呼是糖糕人,按字面上解释就是用糖糕做的人人。在20096月入选温州市非遗项目之后,米塑的内容就多了。它包括松糕、麻糍、四季八节等等。那现在我就从米塑的材质——年糕来说,年糕分红年糕和白年糕(乐成人习惯叫法都叫糖糕)。红糖糕多用于喜庆或回礼上。比如三、四十年前,孩子订婚就要用百年好合的糖糕印印出数百双红糖糕,送到女方。女方然后分给乡亲四邻,分到红年糕的乡亲们,都会很真诚地送上祝福。这就是大家认可的婚姻也是民间常说的“媛大起兑糖糕”。糖糕印有大小之分,如六两,或八两、或更大点,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经济条件殷实,糖糕就做大点的,份量足点。糖糕印呈长方形,活动型,一面刻图案,另一是框架状,拖长的糖糕放在框里用力摁扁每个角都要摁到位,这样的糖糕印出的图案清晰好看。除了百年好合的糖糕印外还有:五世其昌、丰收、龙凤、石榴等等吉祥凑彩的字符图样;还有如我家还保存着的中间“郑祥发“三个字二边还有花样点缀的六角形的清明饼印。这个印相当现在印在包装袋外面的商标一样,一看就知道这糖糕出自哪一家。虽还有很多不同内容的糖糕印模板,但都已丢失。用红糖糕做四季八节是起屋上梁时用的,它包括用糖糕印印出的红糖糕、清明饼印印出的清明饼,麻糍、粽、松糕、登糕、七月七的稞、米猪头,金元宝还有抛梁馒头一大套摆在八仙桌上。同时还请来撑木师傅念抛梁经:“脚踏抛梁台,抛梁台下花正开,花正开来月正圆,抛梁台下出状元。红绿抛梁头向东,·······“然后咬一口抛梁馒头向东抛去时,梁下已揪着被单的家人向东跑去接住抛梁馒头,还有铜钉,铅角子。寓意丁旺财旺。起屋上梁祭梁时,乐成和柳市又有点不同。如乐成上梁时八仙桌上摆的是四季八节凑双的,如三双、五双或十一双。而柳市论支,每样五支、十支。四季八节又有《四季八节经》如:“手捏抛梁五味香,十指捏来献栋梁物献东南并西北,   献我主家大吉昌;手捏清饼(清明馃)青一青,好比当初张青松, 玉珠宝贝献皇上,万岁赐我三三九龙厅;手捏果饼(麻糍)圆一圆,九世同居蔡状元, 九世同居张公义,天赐一对中大门;手捏对角()四角方,好比太公遇文王, 久在相书方相会,得来太公理朝纲。”

红年糕还用在九月九的登糕,温州十二令中有说道:”九月九,登糕送娘舅。“  登糕就是平时吃的红糖糕的材料,揉圆摁扁比八月十五的饼大点,先抹上红糖水,再在上面撒上芝麻、桂花、红瓜、碎花生,一下子,一个好看又好香的让您即刻心动的登糕就呈现在你眼前了。当然不要忘记还要插上一面刻有细纹的随风飘动的彩色的三角旗。乐清的九月九月除了老人节分登糕外,还有消防节、环卫节。说到消防节时,让我想起我小时住在城关西横街。街尾也就是靠近环城西路这一端有座相当现在村里的办公楼,不高,好像二层。里面放着消防时的水龙。每到九月九这天,村里消防义工们,大清早就会拉着水龙、后面跟着一大班挑水的年轻力壮的男子到港桥头去试水龙。声势之浩大,民众之热情,一直到现在还在我的脑海里。九月九也是西横街最热闹的街。因这条街上有百年老店郑松林糖糕店。每到九月九时,糕店里的人三点开始捣登糕,已订货的老协的人天没光就来提货。糖糕店每年九月九,都会免费给敬老院送登糕,及邀请小学生来糖糕店里来体验做登糕的非遗技艺,最后把做好的香喷喷的插着登糕旗的登糕送到老奶奶或老爷爷手里,让大家一起分享九月九老人节日的快乐。

红年糕的配料也有讲究,先是选 米质,后要经太阳晒五、六个小时,这样的粉磨出来就细腻,软柔;红糖溶水沥净里面的糖渣,拌透,醒一个时辰,上锅蒸遍再用锅盖闷七八钟时间,起锅开始捣了。

白糖糕除了过年糖糕外,就是用于祭品了。有关用粮食做祭品的传说 很多,有传说是三国周喻借东风时盛行来的;有说孔明打南蛮时流传下来的。而有据可查的应该是在南朝梁武帝开始。梁武帝执政时,本想用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来统治天下,但收效甚微。于是他就用宗教来统治天下。有唐朝杜牧诗为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当时的僧尼们还可以结婚生子,大鱼大肉,杀生,特别是经济收入远高于国税的收入。梁武帝心中不爽,就下命令:禁止杀生,不许大鱼大肉,不许婚配!而且从此后凡是祭祀用的物品全部用素食。百姓们的七情六欲也就是神灵们的七情六欲。民以食为天。就以最好的食物来奉献给他们心中的神灵。自此后,聪明的百姓们各自施展自己的才艺,用粮食做猪,鸡,仙桃,等等祭品。当然,此时的猪不叫米猪头,而是称“元首”; 鸡不叫鸡,尊称为”德禽“。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米鹅称“家雁”。白糖糕做祭品也有窍门,糯米太多会软,糯米太少,年糕会硬,不好做祭品,口感 也不好。多年前,虹桥有个穷人,因家穷,就去佛堂里许愿。请阿弥陀佛保佑他发财,说是来年能发财定来还愿。第二年还真的发了点财,还没到过年,就去还愿。当时做祭品时,心里只想糯米多点好吃。就死命的加糯米。做好了米猪头看看范子也还将就过去,就放到篮子里去还愿了。到了佛堂,请出米猪头时才发现,此时的米猪头已是月光饼的形了。还愿的人赶紧跪下只拜:“阿弥陀佛,我这个米猪头眙是难眙,物事是全糯米介。”民间还流传这样的话,米鸡米脑共个味道。指的都是用年糕做的祭品。

随着时代的变化,祭品的实用慢慢简单化,而做为欣赏的用糖糕做的米塑越来越受大家的喜欢。近年来,米塑成为非遗项目后,更受欢迎。如米塑进校园,米塑进文化礼堂等等。米塑以中国的软雕塑身份也进入全国的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让更多人看到它光彩的一面。

昨天的创新是今天的传统,今天 的创新也可能是明天的传统。我的米塑在我的手中将以我的阅历而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米塑来自于我们的老祖宗曾经的美好的祝愿,曾祈福与天下的太平,风调雨顺,百姓们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