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民俗 首页 > 温州民俗 > 年节民俗

元宵:抱子携孙看灯来

发布人:蔡榆   信息来源:档案馆   时间:2020-06-23 14:32:23

元宵:抱子携孙看灯来
 

 

 明晚,我们将迎来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明晚,我们将在万家灯火中结束新春佳节;
 明晚,我们将在灯海中体味千年传统遗韵……

  正月慢正月慢,其实正月也不慢。除夕夜浓郁的过年氛围,如同时下热烈的爆竹声一样,似乎还有余晕荡漾,而不得不面对的却是,新年正月都快过半了!感叹时光飞逝虽说有些多余,所幸元宵的千红百绿,欢声笑语,还是给了我们一次在狂欢中享受新春的快乐机会……

  本文来聊聊即将“浓装艳抹”登场的元宵佳节。

一、上元节的来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前人甚至举此句为例,比喻人们在成就事业过程中所经历三个阶段中的终极。

  这一句有表述“终极境界”之效的用语,来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名作《青玉案·元夕》说的就是上元节万家灯火、火树银花、万人观灯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夜幕下,真是春风使得千万树之花怒放绽开吗?真是春风化雨吹落满天星辰吗?固然不是。而是元宵之夜的千树万树烟花,燃放后呈现的不夜天盛景。“花千树”、“如雨落星”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之中,与今天我们常见的礼花满天一样壮观。

  在这样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大节日中,古时富贵人家里的宝马、雕车一路驶来,车过之后,不是灰尘飞扬,而是香飘一路。伴着高亢的器乐声,民间艺技在此尽情表演,民众激情在此尽力释放……《青玉案·元夕》一词以浓墨重彩的笔调,渲染与重现了节日盛况,给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一份复原昔时元宵的文本资料。

  上元节,何以拥有如此之盛景,究竟有何来头呢?

  据《文昌杂录》记载,上元、中元、下元是列在“元日、寒食、冬至”等三个重要节日之后的“次重节”。这三者合称“三元”,所对应的时间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被称为元夕、元夜的“上元节”,即元宵节。在道教中,正月十五是“三官”之中“天官”的生日,也是上元赐福之辰。可见,元宵节也是一场迎春祈福的活动。

  关于此节起源,有一种说法称,早在西汉,汉武帝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太平御览》中载《史记》有“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后人谓“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正是基于此说而来,也是元宵节所以称为“观灯节”的理由之一。但《岁时广记》中称,“今本史记中并无此文”。此为外话,暂不详述。

  《古今事物考》一书“观灯”条目下的解释,基本沿用旧说:汉望日祠太乙,自昏至明。今上元夜游观灯,是其遗迹。唐勅金吾(注:金吾当为类似守卫一类的官职)驰禁,许三夜,士女游行,谓之放夜。可见这一段时间,全民狂欢而无宵禁。

  也有学者认为,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由于东汉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每逢正月十五,印度摩诃陀国僧众有云集瞻仰佛舍利之俗,认为此时乃参佛的吉日良辰。为弘扬佛法,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士族庶民则一律挂灯。今天元宵习俗,即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成形并得以传承。

    当然,一个民俗节日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有着漫长的历史进程。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由初八延长到十八,前后多达十天。时间越来越长的灯会,到了清代,却有了一次改变,宫廷不再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只是日期缩短为五天。此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再者,灯会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揉和着一个民族复杂的心理预期。

有学者认为,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这样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段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愿望,比如“灯”与登科的“登”、人丁兴旺的“丁”,在不同的方言中,有谐音之效,更蕴含着民众的心理预期。
  
二、温州昔时上元  

    《岁时广记》中称:察其寺观及前后街巷,要盛造灯笼烧灯,光明若昼,山堂高百余尺。神龙巳后,复加严饰,士女无不夜游,罕有居者。车马塞路,有足不躡地,被浮行数十步者。王公之家,皆数百骑行歌。

    唐代诗人张肖远的《观灯》一诗更是写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大:“十万人家火烛光,开门处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在普天欢庆元宵佳节的大背景下,旧时温州又是一番如何的景象呢?

    宋时温籍学者叶适的诗这样描述:“艾褐家绸阔阔裁,抱子携孙看灯来”。

    据弘治《温州府志·岁时》中的记载:“自十二三夜点灯起,谓之试灯。十四、十五、十六谓之正夜。或结鳌山,搭灯棚,放烟火,士女通衢游赏。十七夜以后谓之残灯。”甚至还有到了十八日才“落灯”之举。

  四方乡民,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自由观赏元宵灯节盛景可见一斑。在这样的一场盛会中,孩子是最快乐的一个群体了。明时的姜准,在《岐海琐谈》中记载下了有关孩子撞歌习俗的一段文字,“元宵节玩灯中,儿童结伙踏歌,一唱百应。遇别伙,歌者与之较胜,谓曰‘撞歌’”。但这样的场景,怕是很难重现了。

  清人石方洛在《见瓯歌》则更详细生动地描绘了那一场盛事:

  “新年入,龙灯出,纸龙无数木龙一,木龙领袖主驱疫,蜿蜒玲珑八十节,节节有灯分五色,灯灯有人持其跋。群龙舞,一龙率,上下控纵不可测,更有花鸟云鱼新样设,翻联衔尾势蓬勃。白纱船,明如雪,一人负戴何突兀。活台阁,赌装饰,三五儿童成一剧,鼓声起兮锣声接,走遍城南又城北。独有南塘宫里一龙蛰,龙身庞大行不得……”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两首清时的竹枝词得以见证:“三更灯火映窗栊,宵市居然晓市同。夜禁七城都上锁,轻舟还有水门通。”

“夜夜银花市上元,龙灯滚到此微垣,村姑不怕严城闭,还剩沙钱屉水门。”

  这两首竹枝词,不但详细描述了元宵夜灯会的场面,甚至还细致刻画出人们赏灯时的喜悦心情。特别是,平日里不能轻易迈出闺门的姑娘们,在这一晚都不用担心因为城门严闭而回不了家。

    我国古代有不少的爱情故事,是以元宵佳节为时间背景,于是此节也有中国“情人节 ”一说。当那些长在深闺的她们,出门尽享欢娱的一刻,其实也期待着心中白马王子的降临!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虽然此词另有蕴意,但是,借主人公在元宵夜不见故人而发思慕之情的描述,从一个侧面了反映昔时青年男女在这场盛事里一个有关情感历程的细节。

三、上元传统节目  

    上元节普遍以闹灯为主。“通衢上结灯棚,挂彩,夜间悬各色花灯,放花炮,装鳌山,庙宇犹盛。城乡社庙均有龙灯,沿街旋绕,名曰滚灯。笙鼓歌唱之声,喧阗达旦。”

    我市民俗学前辈叶大兵先生撰写的《温州元宵灯节调查》一文中,记述了在元宵灯会中登场的灯类,光是龙(形)灯,就有布龙、纸龙、板凳龙、纱龙以及首饰龙等多种形式。这些龙灯,在夜幕下的灵跃闪动身影,不但展示了民众的舞龙技艺,其实也无声地展露千姿百态的温州龙灯背后所涉及的复杂制作工艺。这些灯彩,在材质、制作、表演等方面,不尽相同。

    此外,各具地域风情的灯彩,同样也在当地的元宵灯会中得以不断的相传:比如生活在海岛的民众,他们的生活、生产与海洋不可分离,那些以海洋生物为蓝本的灯彩,生动体现了海岛的特色;此外还有百鸟灯、跑马灯,甚至还有采茶灯等,无不生动体现着地域特色。

    在北方等其他地方,还有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

    在各家各户挂彩灯、放焰火以欢度元宵之际,前人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这就是“猜灯谜”,又叫“打灯谜”,也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项目。据称,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者甚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在温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上元节吃元宵,似乎并不盛行。“元宵”作为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在宋代,北方民间流行元宵节吃此种新奇食品,可谓由来已久。这种在我们今天看来即是“汤圆”的食品,用糯米粉包成圆形,以白糖、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可荤可素,食法多样,更有团圆美满之含意。

结语

  与元宵有关的其他一些习俗,比如走百病登城头、请紫姑神等,也曾一度在民间流传。但这些在温州倒是甚至罕见。

元宵节走百病登城头之俗,在明朝时期民间尚行。据《古代风俗百图》中称,当时成都妇女有以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锦城竹枝词》这样描述: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

    与此俗似乎有某种关联的,还有清朝时期流行元宵夜请紫姑神之俗:元宵之夜请紫姑,保护吉祥赐安神。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紫姑即厕神。据《荆楚岁时记》:“十五日,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