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黄高洁 赵月园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4-09-29 09:01:31
相声的讲故事艺术
9月25日晚,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宋德全先生及其弟子青年相声评书演员刘雪萌,应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邀请,在学院203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相声的讲故事艺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黄涛教授主持,温州大学程安霞老师、王辉老师,温州市委党校胡正裕老师出席,人文学院各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积极参加。
宋德全先生介绍了相声表演相关的知识。如好相声的三条标准,即“现场感觉好,听完有回味和过了很久还想再听”;举例说明了“平地抠饼”的相声技巧。他对文艺创作与传统、经典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见解。关于文艺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我们搞文化的人要有责任净化社会,要扪心自问,修炼自我,不被世俗影响”。此外,他还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相声作品,如《罗圈帐》《酒的研究》《批三国》等。
相声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宋先生认为,不但相声演员,我们任何人都要懂一些说话的艺术、讲故事的艺术。“语言即世界”,宋先生说,我们职业生涯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学会讲话,但很多人事实上都不会讲话。因为“讲”不等于“念”,文字是平面的,语言是立体的,只有放下稿子,正常表述,才能真正学会讲话。
此外,他还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处事经验。
讲座期间,刘雪萌为温大师生们表演了一段精彩的评书——“说刘伯温测字”,让学生们领略到了民间曲艺的魅力。
在讲座的师生互动环节,在座师生踊跃提问:
有学生问:请问宋老师,您认为相声有哪些新变化和新问题?
宋德全先生答:相声应该要与时俱进,但问题是现在的相声界缺少相声作者。
有学生问,请问老师,春晚相声没以前那么好笑了,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您觉得相声还会好笑吗?
宋先生答:我认为相声还会好笑,因为相声真正的受众不在春晚电视机前,而在茶馆和剧场里。讲相声有四大场所,即茶馆、剧场、电视和广场。四大场所的特点分别是随意、严谨、精彩和宣传。电视上的相声本该是精彩的,可惜很多时候未能如愿。
有学生问:现在兴起的其他讲故事的艺术,比如脱口秀,会对相声产生冲击吗?。
宋德全先生答:脱口秀这些都冲击不了相声,因为相声有自己创作的方法,不为外人掌握,相声的节目永远在与时俱进。外国脱口秀崇尚黑色幽默、黄色幽默,而中国的相声是绿色的,是有生命力的。
有学生问:请问在快时代的现在,相声演员还有磨相声的时间吗?您认为以后相声演员会怎样呢?
宋先生答:相声演员本身一定要是享受相声的,要在语言上下功夫,这是努力的方向。如果相声演员连词都背不下来,那是对节目和他本人的亵渎。此外,未来相声演员要成为学者型的相声演员。相声演员成就的高低是取决于掌握多少相声节目,掌握多少知识。
提问环节后,王辉老师代表温州民俗博物馆,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回顾。他认为,宋先生的讲座,给了我们许多启示:1.相声是说话的艺术,讲故事的艺术,也更是做人的艺术;2.文化的实质是有益于国家和社会,要承担社会责任。对相声艺术而言,是“铁肩担道义,妙口说相声”;3.人文各专业的学习,“学问需在敬中求”。要尊重传统,尊重前辈。
最后,黄涛教授对讲座作了精辟的总结:宋德全先生是个非常有个性的艺术家,在艺术技巧之外,他教给了学生们对人生更加重要的东西——如何艺术和智慧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即我们要乐观面对挑战,不断增强心灵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