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浙江非遗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2-10-19 08:35:18
近日,温州市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温州市风筝协会举办了“喜迎二十大、非遗趣研学”活动,温州建设小学和温州黄龙三小40多名少先队员来到温州市风筝文化馆开展传统风筝文化研学活动。
少先队员们带着对中国传统风筝文化的好奇来到温州市风筝文化馆,在温州市风筝协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集体参观了风筝文化馆展示的风筝作品,随后,刘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给队员们讲解了中国风筝的发展史。
温州刘氏风筝制作技艺始于清末民初,家族世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工艺分为扎、糊、绘、放,制作题材广泛,种类繁多,融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代表作品有:“福”字镂空风筝、“中国印”奥运会徽镂空风筝、“蝶恋花”刺绣风筝、“长龙”风筝等。2008年,刘氏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温州市风筝协会老师们的指导下,队友们进行了亲手体验中国传统风筝“扎湖绘放”的全过程,完成了“我爱祖国”“金鱼”风筝的制作,以此表达热爱祖国心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次研学活动,让少先队员们近距离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让队员们加深了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激发队员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刻苦努力,认真学习,争做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作出贡献。
供稿: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
编辑/排版:相丽眉
审核:薛益泉 余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