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温州非遗 信息来源:档案馆 时间:2022-03-02 09:11:59
泰顺碇步龙
2011年,“泰顺碇步龙”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仕阳镇是位于泰顺南部的文化古镇,远近闻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仕水碇步就坐落在这,碇步是古代先民为涉溪涧于两岸间往来之便利而创造的特殊构造的桥梁,仕水碇步修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全长144米,共233齿。分高低两级,高阶80公分宽、低阶60公分宽,连接溪东与朝阳二村,是全县200多条碇步中跨度最长、造型最优美的碇步。
碇步龙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至今已二百多年历史。据仕阳镇朝阳村(原早阳村)林氏族谱记载:林氏裔孙为庆祝朝阳林氏宗祠落成突发奇想首创在碇步上舞龙灯,以庆大典。碇步龙的道具用竹篾编成圆形笼子,笼外蒙布并绘上龙鳞片的图案,节节连在一起,每一节都装有用来把持的木手柄。
碇步龙舞蹈从开龙门到关龙门共有六十多套动作(队形),全部动作均在溪水中的石碇步上表演,舞龙的演员要有充沛顽强的体力,熟练的技巧。要步调一致,敏捷稳定。碇步龙的主要动作有搭龙坪、龙戏珠、龙舔珠、龙咬珠、排寿字、蹲马龙等等动作。
只见身着金黄色装束的演员们双手执龙,在铿锵的鼓乐声中,矫健的舞步在狭窄的碇步上腾挪跳越、节奏有序,飒爽的舞姿倒影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相映成趣,远远望去蔚谓壮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时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年轻人对继承这门艺术的思想意识比较淡薄,碇步龙表演需要娴熟、扎实的舞蹈基础和强壮的体力支持,许多年事以高的老艺人已“不堪重任”,传承状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