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推荐阅读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泰顺物语】走进市遗——米塑

发布人:泰顺非遗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2-09-02 10:42:05

泰顺目前拥有1项世遗、6项国遗、15项省遗、106项市遗、186项县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28人,市级92人,县级443人。泰顺还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戏剧之乡”“第二批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试点县”“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试点县”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走进市遗——米塑。

米塑是温州地区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与北方的“面塑”堪称中国双绝。泰顺米塑以大安乡为代表,罗阳、三魁、周岭几个乡镇也有艺人从事米塑制作。

传说米塑是春秋时齐国名将孙武首创,他将熟米饭经揉捻后捏制成蟠桃状充当其母寿庆之寿桃。泰顺米塑工艺大约从明清时期开始盛行。

原料:煮熟的米粉团,食用色素或油画颜料。

工具:竹刀片、竹筒子、竹签、毛笔、盘子。


制作手法: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



制作工序:按作品色调要求在粉团中加入色素揉成所需的坯,将一定量的染色坯子放在案板上搓制成雏形,然后再移到大玻璃盘中,接着用手指捻或掐进行造型,然后再用竹刀和小竹筒等工具刻划出作品的细部,最后用毛笔蘸上颜料进行修饰。



作品题材和特点:通常以神话人物、龙凤花鸟、鱼虾龟蛙为表现题材,大型作品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传承 ❂
泰顺米塑工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在民间生活习俗中是禳神、祭祀、庆寿、寺庙开光以及戏班演神戏等场合中使用的,不可或缺的摆设用品。

2009年,米塑被列入第三批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