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民俗 首页 > 温州民俗 > 年节民俗

“重四”:端午节边上的“端午节”

发布人:蔡榆   信息来源:档案馆   时间:2020-06-18 13:19:08



 
 
    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民间又叫“重五”。起源各有各的说法,但较为统一的口径是,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五月这一天抱石沉江了,为了不至忘却,民间则以划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
 

    但还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差点淹没在端午龙舟高亢的呐喊声中——

    从地域上看,浙闽个别地方都有“重四”过节的习俗,流传时间并不相同;

    从起源上看,上述两地民众虽有“重四”过节的习俗,但是涉及人事不一;

    从民族来看,汉畲两族民间也有“重四”过节的习俗,但均面临没落局面……

    本文说说五月初四“端午节”。

一、事关刘璟

 

    早有所闻文成县南田、西坑、黄坦等地,至今尚存只做“重四”节不做“重五”节的遗风。于是,前往文成探访。

      南田,我们并不陌生。七十二福地中,此地算一处。南田因为刘基而出名,其实此地还有一个特点:万山之巅独开平壤数十里(《青田县志》语)。对文成当地历史掌故颇为熟悉的刘日泽先生称,史书所谓的“舟船可至”此福地的解释是,沿瓯江上溯至青田县岭根,然后由岭根步行至南田,一天可以来回。刘先生说,文成南田的“重四”,已有六百余年的传统,但如今已濒临失传。南田“重四”主要是为刘伯温次子刘璟而设。

    明太祖朱元璋在1398年驾崩归西后,孙子朱允炆继位。但这位文弱仁慈且优柔寡断的建文帝,在位四年后即被燕王朱棣给谋篡了皇位,“永乐”开始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唱练做打”。《万历野获编》称:璟遇文皇即位,召之不至,乃以叛逃亲王逮至京。入见但称殿下,又云殿下百世难逃一个字,因缢死狱中。据南田刘氏的说法,朱棣逮捕刘璟入京的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四。

    按照民间的出行习俗,凡是要在临近几个重要传统节日出远门,一般都是先过了这个节日再远行。而这一次,面对临近的端午,刘璟没法在家过了。在南田当地的华盖山、天耳山之间的山坳,他与前来送行的家人及父老乡亲告别。没有详细确切的文字留下以资后人还原当时告别场面的或悲壮或凄惨,只是传说乡亲们为刘璟送来粽子,以作路上充饥。

    可以确认的,这是一次生死惨别,刘璟生前在南田与乡亲们最后一次对话就在这一天成为历史定格——不愿为朱棣效劳的刘璟,到达京城后坚决地用头发结束自己的余生。翌年的“五月初四”这一天,也就成了南田刘氏民众心中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据有关民间传闻称,这个习俗在青田、景宁等地均有传承。查阅以往的处州及青田方志,对事关开国宰相一家的“重四”一说,并无相关记述。另据消息称,在苍南莒溪刘姓人家中,还有此习俗的零星传承,也是因为刘璟的远行。

 

  二、平阳谓之“重四”

 

  在弘治《温州府志》上,我们见到了有关“重四”颇具“官方”性质的一段文字——“独平阳江南初四日做节,谓之重四;昔宋小王是日经过其地,民包角黍享之,至今传以为俗。”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原平阳县析出平阳、苍南二县后,所谓的“江南”基本上指今天苍南的宜山、钱库、金乡等辖域。据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林亦修先生称,他曾在以前做田野调查的时候,听说过江南某些村落有初四过端午的事情,民间说法是与一次瘟疫有关。他称,比如苍南仙居的龙舟对周边地带来说,是有“领导者”的地位,俗称“龙船母”,因为该龙舟为当地一“娘娘”(神)所有,这位“娘娘”曾在平息一次瘟疫中起了关键性作用而拥有了这个地位。

  也有说法是,“五月初四”是闽王的忌日。由于苍南一带民众的祖上大多来自福建,于是也带着这个习俗在当地传承开来。

  这两个情节,似乎可以视为对府志上相关记载的一点近似性补充与解释,但文献中所载的“昔宋小王”,姓啥名谁似乎还是一个谜。而闽王所处时代也并非在宋时,因此这些空白之处有待探索。

 

三、闽地亦有此俗

 

    无独有偶,在邻省福建的福鼎冷城,也有这么一个习俗。

    有关福鼎冷城,几年前我们也曾有过报道。在当地,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晚过一次端午节,翌日中午再过一次节,这个习俗至今保留。

    据说在南宋年间,冷城出现两位名人,一个是武探花王奕甘(一说王以刚),一个叫状元杨国显。中了状元的杨国显后来被招为驸马,引得王奕甘心存怨恨。不久,“看破红尘”的王奕甘就出家为僧了。

    传闻称,王奕甘并不恪守僧道,不但占据太姥山上的国兴寺,还以化缘为由四处搜刮钱财、欺压周边大小寺院的僧人,成了当地的一霸。

    有一年,杨国显受命微服私访。在听说国兴寺住持王奕甘劣迹斑斑后,便上山进行察访。临别时衣袖无意中牵动了寺内的鲤鱼钟,随着钟声的响起,寺内各处竟然跑出了许多面容憔悴的女子……见劣迹败露,王奕甘便设法加害杨国显。所幸得到伙夫的相助,杨得以逃生。

    回到冷城的杨国显便组织民众攻寺,日子选在五月初四夜。村妇们遂将翌日的端午节提前一天,家家置酒设宴,为勇士们壮行。

   待到众将士凯旋时,已是翌日正午,即农历端午。祸害既除,佳节又至,于是村民们重摆宴席再度庆贺。于是又过了一次端午节。这就是冷城两个端午节的来历。

 

四、画钟馗事于午节

 

    《岁时广记》是一部包罗南宋之前岁时节日资料的民间岁时记,是人们研究岁时节日民俗的一本重要资料汇编。这本书曾有过记述,“端午都人画张天师以售”。但到了民国时期,平阳当地的风俗就开始有些变化了——“今吾乡则移,画钟馗事于午节矣。”

    时光在流逝,事物难免不变。对端午节而言,一些传统元素也一样在流逝。

    问及文成“五月初四”过端午节有何一套程序,刘日泽先生称,一般每户人家都烧九道菜或是十二道菜先上桌,然后烧香祭祖。家中若是有上了年纪的人,一般会如此操作。但对年轻人来说,这些已全省略了。他称自己孩提时过节,常见门框上悬挂蒲艾,但如今已不多见了。

    说到蒲艾,有俗语称“菖蒲花,难见面。”明朝时姜准在《岐海琐谈》中对此评说,“今菖蒲花甚多……不足为异也”。但时至今天,即使在文成南田找菖蒲,已显得有些不容易了。用刘日泽的话来说,现在人家都不兴这个了,自然也就没人种植了。其实,这也透露出传统元素在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已遭冲击的现实。

    在南田,刘日泽带着我们经过多方打听及乡民的帮助,总算在一处人家的房子边上,找到了艾草。后来又驱车行驶两个来公里的乡间道路,在龙岙村的一户人家后门的小水沟边上,找到了几株菖蒲。

    刘日泽告诉我们,菖蒲与艾草除了有特殊气味能驱虫外,在当地还有一个有关悬挂此物的传说。

    这个故事是以太平天国为时代背景。由于太平军披发,故在民间有“长毛”之称,“长毛反”自然也就为该农民运动的代名词。

    传闻称,有一年端午,一群“长毛反”在南田肆虐。这天,一妇人身上背着一大龄孩子、手上牵一小孩在逃命。“长毛”便上前盘问,你为什么不背年纪小的而背大的。女人回话称,大的是其小叔,如果小叔死了,这个家的根就没了,小的是其儿子,如果没了可以再生一个……据说“长毛”因此受感动,就让她拿菖艾为记号,以免遭到追杀。于是这位妇人就一路跑一路通知大家如此效仿,后来长毛也就没法辨认了,大家也避免了骚扰。因为刚好是端午,所以大家以悬挂蒲艾为标志来避难。

    传闻真假不必深究,光是从“悬挂蒲艾”的史料来看,这个时间远非对得上号。不过,也算是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蒲艾的“辟邪”之用。

 

结语

 

    记忆中,每到端午,家家户户摆起宴席吃粽子,以蒲艾插门,用五色线来系小儿手足,曰“长命缕”,以香粉装小袋给小儿佩戴,或者画钟馗帖于门壁者用以辟邪。人们还会在午时取草药、食盐及茶,制作“重午盐”、制“天中茶”(亦称午时茶),据称遇病煎服此茶还挺有效。家长会用百草煎汤来为小孩洗浴,然后换上新装(这一天也成穿夏装的开始),穿戴整齐后,带上香囊,跟着大人去看划龙舟了……

    在任何一部老方志相关岁时风俗章节中,“端午”都不会被遗忘。可见这个日子的不平凡,用前辈们的话来说,那“为一岁胜事”。

    相对于此,“重四”端午节,仅是靠口耳相传小范围流传,或虽有文字行世却没有详述。但这个节日毕竟存在民间,《中华民俗源流集成·节日岁时卷》称,福建寿宁的畲族民众也有此俗。

    闲聊这个端午节边上的“端午节”,只是希望“胜事”能更好地传承,也能少些异味——虽然古来就有借划龙舟之名搞摊派的陋习,也有为避沉溺斗殴而强加管制举措。

    何时,我们也能像韩国那样将“龙舟”划到了“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非遗”)层面,这才是极致。


2009.05.27